2019年Q1上映6部,日本动画电影在中国会再次爆发吗?(2)
2022-10-25 来源:旧番剧
2016年,日本电影在中国市场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爆发,9部动画电影获得了10.1亿票房。在接下来的两年,不仅引进动画电影的数量略有下降,同时总票房数据大幅下滑。
日本动画电影都是以批片形式进入中国,其上映时间无法由购片方决定。正是由于档期的不确定性,批片更像是国产大片和好莱坞大片之外的市场点缀。所以,我们能看到在过去的上映期中,有时候一个季度也没有一部日本动画电影,有时候却30天连上4部日本动画电影。
另外,由于定档和上映间隔时间较短,在早期宣发没有足够经验,很难通过合理的宣发活动将电影形象传递给受众,这也导致了影院对影片市场前景不看好,给予较低的排片占比。即使是粉丝受众庞大的作品,比如2017年的《名侦探柯南:纯黑的噩梦》,也因为定档太晚,排片占比不够高,票房止步于3000万。
并不是每一部日本动画电影都能成为《你的名字。》,引进的绝大部分动画电影,其实属于剧场版这种有着天然粉丝标签的作品。从内容考虑,剧场版电影很难“出圈”,票房号召力越弱的剧场版,和“民工漫”剧场版几乎部部过亿的票房,形成明显差距。
这给日本动画电影的发行和营销带来巨大困难,即使是有一大堆固定粉丝的日漫IP剧场版,最终也会因为宣传甚少,院线无法给够排片而留下遗憾。
粉丝向作品难“出圈”,票房号召力差距明显
粉丝的情怀并不会百分比转化为票房动力。这几年引进的作品中,绝大部分作品在上映前都已经有了网络资源。网络资源肯定会影响票房,特别是对于粉丝向剧场版来说,但是时间间隔越久的电影,买片所需成本越低。在缺乏引进和发行经验的前提下,花费较低的成本去试探粉丝向动画电影票房的天花板,这种做法并没有任何问题。
这其中有不少成功的例子,2015年8月在日本上映的《火影忍者:博人传》于第二年2月在中国上映,尽管彼时淘宝上花1块钱就能买到资源,但是兴奋的火影粉丝仍旧给这部电影贡献了过亿票房。几部粉丝数量爆表的“民工漫”剧场版,以及品相出色的动画电影能在中国获得较极强的票房数据,如《航海王》《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以及《哆啦A梦》剧场版和《龙猫》这种经典电影,原本就拥有庞大的潜在受众,只要宣发得当,排片合理,票房不会低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