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产业315报告:国产动画虚假繁荣背后“六宗罪”|文创资讯(8)
2022-10-28 来源:旧番剧
除了动画电影票房造假,tv版动画上了电视台或者网络平台,收视率和播放量都是可以造假的。2017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曹可凡痛批电视行业收视率造假现象,目前,国内收视率主要提供方是索福瑞,不法分子通过获取样本信息进行造假,通常给样本户一些米、面、油或者现金,进行游说,改变其收视习惯。更有甚者,用黑客直接篡改收视数据。而网络平台播放量的数据造假则更为常见,甚至一些网友的评论,都是雇佣水军在制造话题。
文创资讯点评:
票房造假只是表象,其背后反映的是电影行业扭曲的价值取向。凸显一切以票房价值为最高标准、一切以利益为最终追求的行为本质都是拜金主义。而票房造假最终的获益者是以假乱真,吸引到更多的排片场次、观众,提高影片的知名度,从中赚钱牟利。如果听之任之,就会搅乱整个市场,破坏公平竞争环境,损害观众利益。影视行业票房造假的不良风气,导致内容同质化、审美价值取向低俗等问题屡见不鲜,已经伤及影视产业的肌理,破坏公平的竞争环境。
六宗罪:衍生品盗版猖獗,蔚然成风
《喜羊羊与灰太狼》火了之后,大到商场,小到路边摊,喜羊羊的衍生品无处不在。但是这些面世的衍生玩具、服装、工艺品中大约只有20%有授权,也就是说80%的都是盗版货。这也引发了动画创作公司的不满,之前原创动力公司就公开表示,“如果原创作品成功后,收益都被盗版商获得了,谁还愿意去原创?”
事实上,从美国电影市场来看,衍生品市场是一个巨大的金矿。在美国,衍生品的收入高达电影总收入的70%,而在国内,电影收入的90%-95%都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很多电影的衍生品收入几乎为零。一直以来,靠“实物”衍生品在国内赚钱,似乎困难重重。一方面是国产电影衍生品开发还远远不够,缺乏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盗版行业的猖獗。
近年来,不少国内生产商以正版产品为原型,在电影档期中快速生产盗版衍生品,依靠批发市场和网络等渠道投放出货,已形成完整的盗版产业链。虽然,很多电影公司在影片开拍前就已经做好了衍生品的生产和营销计划,以确保衍生品能够同步甚至早于电影问世,占领足够的市场空间,但盗版产品的生产商往往以正版产品为原型进行模仿,在电影上映档期快速仿制生产,并依靠批发市场和网络等渠道投放出货,迫使制片方对这部分收入基本放弃,只制作少量产品以起到宣传的作用或当作礼品。由于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缺位,已经构成了制约我国动漫衍生品发展的瓶颈,制度保障的缺失,使动漫衍生品盗版成本低收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