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半个多世纪,国潮动画未来路在何方(3)
2022-10-30 来源:旧番剧
《姜子牙》是我们在动画艺术风格上的一次探索。这种独特的中国美学风格,并非《功夫熊猫》中类似“青绿山水”的中国元素,也不是当下流行的唯美中国风,而是以极简风格呈现丰富的视觉效果,用“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的构图对比、富有东方艺术韵律感的动作线条来表达中国意境。为了符合姜子牙的人物设定,电影采用了含蓄、隐忍的叙事风格,角色心理活动也运用了意向性的表达方式,具有丰富的解读空间。
作品是一面镜子,照见创作者的内心。作为一个“学院派”的创作团队,我们坚持为观众创作一部自己真正认同的电影。姜子牙身上,正有这种理想主义色彩。《姜子牙》不是一部合家欢式的动画电影,而是在探讨和诠释更成人化、更深刻严肃的议题。这部作品的力量不是我们赋予它的,而是来自中国神话的内在精神。
过去十年,我一直在用动画讲述被历史尘封的人物。2009年,我带领团队创作《淮南子传奇》,讲述了50位中国人物的传奇故事,有神农、后羿等神话英雄,也有墨子、公输班、伯乐等坚守信念的传说人物。我的另一部展现传统造像手艺的动画作品《丹青先生》正在创作中。此外,我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打造了岩彩壁画风格的动画短片《鸠摩罗什》,同“兔斯基”创作者王卯卯合作了动画短片《蓬莱》,还策划了两部改编自《山海经》的绘本《常曦浴月》和《曦和浴日》,为大家描绘中国太阳女神、月亮女神的动人故事。
我钟情于神话故事,因为里面除了瑰丽的艺术想象,还有中国人朴素的生命观、价值观,对至善人格的永恒追求。神话是公众的梦,承载着过去,也指向现在和未来。经典文化资源给了我们丰富的故事素材,但是如何在其中注入当代思考,并进行文本和故事的创造性转化,创造出中国电影独有的“宇宙”,是对创作者最大的考验。
当下,中国动画行业正迎来走向繁荣的风口,对艺术创新型人才有着迫切需求。期待更多年轻人回归自己的文化土壤,和自身的生命体验找到关联,让传统照进现实,激活创造力。
心中常怀国漫崛起的梦
讲述人:配音演员、北京三格声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 徐 静
能成为一名配音演员,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2009年,我突发奇想,在网上报名参加了配音培训班。为期半年的学习中,我意外地发现自己很适合做配音,入学一两个月就能接手配音工作,还把学费挣回来了。
一开始,我接触比较多的是幼儿类的动画配音。入行之后,有了更多机会参与到国漫作品配音中。刚开始给动漫配音,需要调整自己原本熟悉的配音方式,我就找来非常喜欢的配音作品,一句一句地细听、模仿、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