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水线到创造“京都脸”,业界之光京阿尼挺住!(3)
2022-10-31 来源:旧番剧
其实过去京都动画不是没做过原创作品,当年八田阳子负责的一个独立作品就是原创作品《MUNTO》。然而人设精美、绘画精良、世界观宏大的作品,商业上却迎来了失败。自此,京都动画开始走向了以IP改编为主的路线。
《MUNTO》海报。
不仅是京都动画,其他日本动画公司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原创作品风险太大,为了求稳更喜欢改编轻小说和漫画。
因此圈内和业界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论调,叫做日本动画再难出大师,指的就是类似手冢治虫、宫崎骏、庵野秀明这样的超高水平明星监督越来越少,原创作品越来越少,流水线上的改编产品越来越多,不免有人为此捶胸顿足。
但是对于日本动画这样一个高度商业化,市场化的行业来说,改编现有作品是最符合资本逻辑的选择。而且以日本动画目前的受众、市场而言,只有这种工业化的流水线制作能够同时兼顾质量和数量,就算是京都动画也得向市场妥协。
以2018年为例,仅B站引进的日本动画作品就有165部,以每部12集的长度来看,共1900多集。即便是像京都动画这样制作周期长,精益求精的动画公司,2018年仍然推出了两部新作、一部续篇。
《Clannad》剧照,该片是很多中国年轻人步入二次元的开始。
如果仍然依赖大师挑大梁,那日本动画业界是不是需要165个宫崎骏才能撑起这样庞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