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新星|他们用热爱与纯粹去做动漫(随笔)
2022-11-03 来源:旧番剧
作者:孙雁秋
难得的休息日,看了4K修复版的《大闹天宫》,从万籁鸣老先生的这部动画里我发现,原来那时国漫才是经典……
《大闹天宫》1976年上映,46年后再次观看这部动画时,我在想为什么这部动画开头是石猴出世下一秒就是直接跳到了东海龙宫借宝,夺取金箍棒呢?中间的孙悟空向菩提老祖学艺、地府修改生死簿……难道是被刻意删减了吗?或者是因为大闹天宫更具有吸引力?
我认为都不是。而是因为万籁鸣老先生他坚守的20年里不想再等了,正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一样,过程不想赘述。1937年第二次淞沪会战,上海沦陷,日军开始全面侵华。在上海开设第一间动画工作室的万氏兄弟,所有的设备、手稿在这场战火中付之一炬,他们开始了流亡生涯。直到1940年万籁鸣四兄弟重新聚首在上海。他们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硬生生地用笔画出了毛片1.8万余尺、长达120分钟的《铁扇公主》。这部动画在国外上映广受好评,深深打动了一位日本的外科医生,他弃医从画,成了日漫的开山鼻祖——《铁臂阿童木》的导演手冢治虫。在他的影响下,日本的宫崎骏、藤子不二雄等骨灰级大师才纷纷加入到了动漫人的行列里。
如今回看《铁扇公主》的画风,好像有很多迪士尼动漫的影子。但这部动漫可是在8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时期,万氏兄弟唯一的参考学习范本,那时能够学习的也只有好莱坞。直到20年后新中国的《大闹天宫》,他们终于可以放手设计属于中国自己的动画人物了。
不论动漫还是电影都能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铁扇公主》和《大闹天宫》都在原著《西游记》的基础上有很大的改编。《铁扇公主》里师徒四人并不齐心,反派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却极其强大。120分钟里,很长的时间都在描述唐僧动员火焰山当地人并激励自己的徒弟们,最后万众一心击垮牛魔王。这是万籁鸣老先生在抗战时期,在用自己的动画作品告诉全国人民“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从1941年的《铁扇公主》到1961年的《大闹天宫》,横跨两个时代,万籁鸣老先生从香港回到祖国,终于不用为了躲避战乱颠沛流离,所以他选择了省去前面的孙悟空向菩提老祖学艺、地府修改生死簿等故事情节,直接让他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便得到了金箍棒,准备大展拳脚,这一份热爱与热切溢于言表。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远不止唐僧师徒四人,还有这部动画。这部《大闹天宫》创作过程也如西天取经一般曲折,上下两集的时间也不相同。上部创作于1961年仅有44分钟,69分钟的下部却是在1964年完成的,可是直到1976年才正式在全国全世界上映。在打斗的情节里除了能看到京剧舞台式的打斗,还能看到中国的武术、日本的相扑、西方角斗士的身影。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大闹天宫》才如此受世界欢迎。每个人物的造型制作人也参考了许多传统经典:比如小猴子用了经典的剪纸艺术手法,哪吒运用了年画娃娃进行了二次创作,七仙女的灵感也来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精髓都被中国第一代动画人在《大闹天宫》中展现得炉火纯青,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