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制服、动漫和富士康:想出走三和的“女装大神”(10)

2022-11-03 来源:旧番剧
我上前询问才知道他们是来三和故地重游的,他们是15年前的三和人,后来在惠州找到固定工作后没有再回三和来了。
这次回来,是两人中一名叫王宏伟(化名)的人提议的,前一晚他们在深圳湾附近住了500多元的酒店,抱怨性价比太低。然而这个人均50元的标间两人也住得很不习惯,其中一位还得了湿疹。
2004年前后这两个高中好朋友前后脚辍学跟随老乡来了深圳。打工的第一站,是深圳的电子厂。“走,不干了,去三和!”当时只有十六七岁的王宏伟听得工友中有人大喊了一声,一群人纷纷辞工离厂。朦胧中他以为“三和”是另一个待遇不错的电子厂,就跟随着人流来到了这里。
不久王宏伟彻底迷恋上了三和自由懒散的空气。“在这里,你真的就是不想动弹。人就是躺久了,站起来也会觉得累的……”这时王宏伟最深切的感受。
出走三和的决定,是混迹在三和大半年后冒出的,因为王宏伟发现当时“几乎垮掉”的状态已经无法回老家见人了。
他跟着老乡去了惠州,在那里找到了一份在电子厂做玻璃镀膜工的工作。这是一个专业工种,如果王宏伟想要拿到全额的工资,就必须经过2个月的培训,这极度不符合三和人“做一休三”的生物钟。他好几次想扭头就走,但是他更加不想回到三和的循环里了,也就挺了过去。
“你真的想要走出三和,需要的就是不回头的决心,不再把它当成后路。”王宏伟记得当时在三和总有人说起“要出去”,但不久后又回来了。
王宏伟在惠州有了存款,他眼前的目标就是成为生产线的组长。但面对未来的10年,王宏伟也有自己的困境,他从没把自己会的玻璃镀膜当成一项通用技术。“我怎么可能在这里再干10年呢?我也考察过老家那个镇,开什么店都不行。回去务农,更加是不可能的……”王宏伟有些担心再这样下去,他又陷入了另一个“三和”。
还有的人,依旧“悬浮”在三和,比如江西人徐业(化名)。他是我在打听张哲时在旅馆后面的小吃店里遇见的。听说来意是“寻人”,他见怪不怪地回复了一句:这几年,三和都是家里人来寻人的。
徐业说自己是在10年前从“三和路人”变成土著的,当时他在一家有名的电子厂做人力资源的负责人,每天都会来三和挑选员工。后来工厂结构调整,徐业失业了,最落魄的日子他住进了三和。5年前他找到了出路,自己创业承包了一个工程队,在深圳各个演出场地搭建电子设备,但是他已经习惯了住在三和。
“走不走出三和,不在于你的身体在哪里,关键是你的心灵有没有走出困境。”徐业说自己这几年都没有放弃学习,他的枕边读物是《读者》。“这本杂志里面那些人生故事就是哲学。”小学毕业的徐业说话时底气十足,象征着他已经成了那个“走出三和的人”。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