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迪士尼?没戏!(11)
2022-11-03 来源:旧番剧
方特梦幻王国中的熊大、熊二
但迪士尼前有人尽皆知的米老鼠们做可爱担当,后有带着人性弱点的漫威英雄们满足成年人幻想,方特仅仅一个《熊出没》,只能收割孩子的童心,于大人而言,对此类动画基本无感,更别说沉浸体验了。
显然,在学习迪士尼的这条路上,方特缺少的不是场景,不是游乐园的基础设施和声光电技术,而是深入人心的IP。
影视城和游乐园基于现有商业模式,想通过“缺嘛补嘛”,单线行进的方式,完成迪士尼进化之路,几乎是一场不可能的任务。
一日游之后,要受众再回头,难于上青天。
反观迪士尼,以其完整的产业链条,深厚的文化支撑和丰富的“进行时”IP库依旧笑傲江湖。
当然,前者的失败进化,并不阻碍后进者们争相学习。
2.0 消费升级后跃跃欲试的影视公司
自2005年起,国人的生活肉眼可见的变好,温饱解决后,更多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和精神消费,俗话称之为“消费升级”。
产量步步高升的影视剧,价格越来越亲民的电影票价,城市越来越多的电影院,人们不断增多的旅游次数,都似乎预示着:以文化为根源去赚钱,是门好生意。
影视公司们当然也纷纷开始做“东方迪士尼”的春秋大梦。
此处不得不提万达。
2005年,万达拿到院线牌照,2006年成立万达影视公司,2015年上市后成为中国院线第一股,万达院线的成功,基于万达地产得天独厚的优势。既然院线能蝉联十年全国第一,万达想着,把文旅城做成“迪士尼”,怕也不是什么难事。
万达影视成立之时,总经理宋歌建议王健林拨10亿元预算,多签几个有影响力的导演和演员,补一补内容上的短板,打通电影产业链,完成垂直整合。王健林拒绝了这个提议,也许,在他心里,选址建设是大工程,做内容是小CASE。
房产起家的企业看不上影视的“小打小闹”,投资是一回事,真的用心做内容是另一回事。与其自己孵化新内容,承受不可控的风险,不如直接买买买。
于是有了万达收购传奇影业的故事,拿下传奇影业,意味着传奇旗下已有的IP《蝙蝠侠》《盗梦空间》等去推动现成的实景娱乐,进而联动已有的院线平台,通过自己的排片机制,增加片子的曝光量,在制作发行放映和影片后续的衍生品娱乐中,都能去分一杯羹。
2012年,万达启动文旅城项目,想形成商业地产、文化产业和旅游等形态合一矩阵的意图尽显,希望把中国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