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疯狂外星人》拿观众当猴耍?看懂这部荒诞片是现代人生存素养(2)
2022-11-05 来源:旧番剧
最终,大家只好在最低端的生物层面上达成共识——“一切都在酒里了”。一番高大上之后,真正一统江湖,却是巴甫洛夫。
片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正面角色”,外星人的到来犹如投进日常生活的一块石头,激起涟漪,又很快消失。反情节、反人物、反“鸡血”、反逻辑……《疯狂的外星人》呈现了一个与“贺岁档”相反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可笑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来自生活本身。
《疯狂的外星人》究竟要告诉观众什么?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是一堂“荒诞”课。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荒诞”与生活中的“荒诞”含义不同。生活中的“荒诞”指虚伪不可信,是要全力避免的东西。而美学意义上的“荒诞”则来自拉丁语Surdus,引申为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或人与环境间的根本失调。将Surdus译成“荒诞”,应属诸多误译中的一例。
“荒诞”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被广泛应用在荒诞派戏剧、存在主义文学、黑色幽默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中。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孔乙己、狂人等,皆有“荒诞”色彩。
“荒诞”的产生,源于对浪漫主义的反思。曾几何时,受科技迅猛发展的蛊惑,人类一度沉入浪漫主义的集体幻觉中,以为只要严守科学原则,我们就可以决定未来、主宰命运。可结果却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以及核武器、环境污染等巨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