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24)
2022-11-05 来源:旧番剧
加快推进供排水等其他老化管道更新改造,推动中心城区“一环九射多片”、四川天府新区“六横五纵”和成都东部新区“三横一纵”等地下综合管廊布局建设。
(二十六)高水平建设平安成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做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网络等安全工作,推动城市治理重心、配套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基层下沉,提高城市善治水平。
66.完善社会风险全周期防控体系。
开展平安城市创建行动,健全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研判、矛盾协调化解、应急联动处置、全程问责问效的社会风险防控体系,提升反恐处突能力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提升经济运行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多元化采购和国内供应链衔接备份机制,开展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增强产业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探索建立受端城市电力、能源、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健全金融风险防控处置、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机制。
67.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加强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完善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制度,探索党建引领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与社会综合治理“双线融合”机制,加强楼宇商圈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增强镇(街道)行政执行和为民服务能力,有效承接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等事项,推进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加强民生实事民主协商,优化网格化管理服务。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建立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机制,畅通和规范居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二十七)创新城市内涵式发展方式。积极参与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效率为导向加强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市场的改革探索,加快技术、数据、资源环境市场培育和规则建设,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68.建立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机制。
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积极争取更大土地配置自主权,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实行增量安排与消化存量挂钩,严格建设用地标准控制,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产业用地高效精准供给,探索创新型产业用地模式,推进“标准地”出让改革,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等市场供应体系,提高低效工业用地土地利用率和单位用地面积产出率,建立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机制,探索土地复合利用,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提升存量用地利用效率,探索存量建设用地用途合理转换机制,建设完善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权二级市场,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提高存量用地利用效率。推动建设用地地表、地下、地上分设使用权,探索成片开发区域地下空间整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