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小时候(9)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随着海底菌毯的数量越来越少,资源短缺人口过剩,危机出现了,有些多细胞生物把一部分细胞演变为小铲子,以便获取藏身岩石缝隙中的残存菌类。而另一些生物则把目光转向了身边的其它生物,想要吃掉其它生物就需要感知能力、运动能力、捕食能力,同时防御能力的增强也会提高生存的概率。
首先,生物其实很早就动起来了,比如古老的海绵,这种看起来憨憨的多细胞生物,其实是个动物。它的每一个单细胞都会轻轻的摆动,它们组成一个口袋状,然后每一个单细胞一起唱让我们一起摇摆,一起摇摆,轻轻的拨动水流,让其中的营养成分和浮游生物进入口袋,进而完成捕食。
海绵在冰河期缺氧环境中练就了抗缺氧体质,联邦制的组织形式,保证了各个单细胞的一定自主性,即便脱离联邦也可独立生存,上亿年的时间把协作的基因留在了每个单细胞体内。所以即使把海绵切碎它也不会死,因为它本来就是一群单细胞的简单组合,把碎渣放在一起又会组成海绵。这种由下而上组织起来的联邦制民主体制,赋予了海绵超强生命力和韧性,一直把族群延续到今日。
随着资源短缺状况的加剧,往菌毯上一瘫就能吃一辈子的好日子再也不存在了,无限供应的自助餐变成了弱肉强食的大逃杀。《三体》中歌者文明的长老说过,宇宙之中你再快也有人比你更快,你再慢也有人比你更慢。同理,海洋中你数量再多也有人比你更多,必须形成差异化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多细胞生物之间的竞争从聚齐一堆单细胞一起打群架变成了整合各种专业化部队多兵种协同作战。于是各种脑洞大开的实验开始了,有些走全面化路线,有些走专业化路线,有些走防御路线,生命之路开始进入分叉口。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感知能力的强化,毕竟想吃掉别的生物或者躲避捕食者,起码要知道敌我的方位吧。于是专业化训练开始了,多细胞中的一部分单细胞专门负责感知,于是通过感光来获取信息的就演化成了眼镜,通过气味识别的就成了鼻子,听声辨位的就是耳朵,通过感知震动回传信号的就是触角,等等。
然后就是运动能力,发现猎物后不能指望它自投罗网,要动起来无非就是几个途径。根据自身生态位的不同需求,如果你生活在海底靠滤食为生,那么你需要一个通过扎进海底能把自己固定在海底的触手,更进一步可以演化一些通过摆动水流主动过滤浮游生物的小扇子,可以变被动滤食为主动滤食以增加生存概率。如果你在海底以其他多细胞生物为生,那么你需要学会爬,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演化不同数量的肢体和关节。如果你比较有理想,想做一个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除了跑之外,游是一种更加快速的运动方式,可以考虑把一部分肢体演化成桨或者橹。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