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荐被分享过无数次的《巴金·郭沫若》,绝对有趣不枯燥!(4)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1915年1月18日,日本以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愤怒和抗议。为了强迫北洋军阀政府无条件接受条款,5月7日日本竟然下了最后通牒,限于24小时内答复。“祖国存亡,至堪悬念”,郭沫若热血沸腾,义愤填膺,觉得国家软弱到这等程度,自己还有什么脸面在这个欺侮“母亲”的国度里读书,他决定与同寓友人吴鹿苹等人连夜回国抗议。行前折卖了书籍以及锅碗等用具,甚至还做好了参军的准备,只要中日一宣战,他将立即投笔从戎。当时,他曾写下一首七律诗,慷慨明志:
哀的美顿书已西,冲冠有怒与天齐。
问谁牧马侵长塞,我欣屠蛟上大堤。
此日九天成醉梦,当头一棒破痴迷。
男儿投笔寻常事,归作沙场一片泥。
然而待他们抵达上海,获悉袁世凯已经屈从了日本的无理要求。政府的昏庸,使他感到无限的悲哀,一时不知何去何从。他在上海的客栈里呆了3天,于5月11日失望地返回日本。
国内如此多灾多难,使回到日本的郭沫若陷入了更深的苦闷之中。他特意将有关新闻杂志所载时事插图寄归父母亲浏览,并希望在乡邻间广为传阅。对海外游子思念家国的心情,他有了更深一层的体验。
1915年7月,郭沫若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预备班毕业,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第三部医科,与在该校第二部学工的成仿吾(名灏,1897—1984)初次相识。两人都有富国强兵、科学救国的志向,又都有对文学的狂热,这些共同的志趣使得他们一见如故,便相携“住在一起,一块儿在六高上学,一块儿登操山,一块儿到旭川划船,还一块儿游了日本四国的栗林园和濑户内海”,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郭沫若知道,既然踏上了学医的道路,就得准备吃苦,耐劳,坚定不移地往前走。由于国事忧愁,再加上学习冒进,以致忧劳成疾,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头昏脑胀,少睡眠多噩梦,记忆力几乎丧失,真是苦不堪言,“因此悲观到了尽头,屡屡想自杀”,“有时候又想去当和尚”,结果是王阳明拯救了他。他是偶然买到了一部《王文成公全集》,知道王阳明是讲究“静坐”功夫的,于是产生了静坐的念头,立即上街买回一本《冈田式静坐法》,由此入门,每天坚持静坐,不到两个星期,他的身体就渐渐复元了。
正在这时,突如其来的爱神使郭沫若的心灵得到了很大的抚慰。一位日本少女佐藤富子,不顾家庭的反对,冲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把爱情献给了郭沫若,甘愿为中国的新生献出自己的身心。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