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总书记带领我们一起植树(6)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再看福建三明,改革之路披荆斩棘,关键之一正是“树”。
福建是林业大省,广大林农却一度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习近平同志在当地工作期间迎难而上,提出要“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我认为,林权改革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这个问题不解决,矛盾总有一天会爆发,还是越早解决越好”。三明由此成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策源地。敢闯敢试的精神也滋养着闽江两岸。今天的他们,勇当林业碳票的探路者,路越走越宽。
新绿初绽,在这片朝气蓬勃的沃土上,阳光刷新着大地,周而复始;年轮记载着时间,斗转星移。2017年植树时,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说:“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
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定义着值得期许的未来。
一棵树,千百年长入云霄;一座山,千百年巍然屹立。“显功”与“潜绩”,在时光的沉淀里收获口碑。这十年,参加植树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这也正是他的一贯遵循:“要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干下去”“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
生态问题,考验着历史的眼光、历史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望向更长远的未来:“这些都是要写入历史的,几十年、几百年的历史。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真正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也有人用短视的决策去应付,伐树毁林的教训极为深刻。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会议上严肃告诫:“不作为对党和国家工作有危害,但有时乱作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更大!”“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对自然的敬畏,植根于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根脉里。习近平总书记正是从文明与生态兴衰的深刻辩证中,思考着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重大倡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存续绘出清晰的绿色底色。
挥锹植树,着眼的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实践,中国引领生态文明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新高度。“建设绿色家园”“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全球生态治理”……胸怀天下,总书记娓娓道来。考量今日中国的世界角色,他说,中国应该对人类社会有更大的贡献,更大的担当。
有主张,更有行动。2020年秋天,中国向世界承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两个多月后召开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宣告:到2030年,中国“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