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门的精选读物《第一推动丛书·弦理论之争系列》,幽默有趣非常动人!(29)
2023-07-21 来源:旧番剧
一片沼泽地
直觉让你觉得高熵的过去不够满意,因为当用通常的事件向前发展的方式来看时,高熵的过去意味着有序度会自发增加:水分子自发地冷到0摄氏度然后变成冰,大脑自发地获得不曾发生过的事情的记忆,录像机自发地产生从未发生过的事情的图像,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极不可能发生——一种连奥利弗·斯通
通过对比,你的直觉和经验告诉你,更有可能的事件顺序是,晚上10:00,冰块很完整,到了现在,晚上10:30,你盯着的玻璃杯中的冰块部分融化了。但在这一点上,物理定律和熵的数学公式只与你的期望部分相符。数学公式和你的直觉相一致的是,如果晚上10:00时真的存在完整的冰块,则最有可能的事件顺序是,到了晚上10:30,你一直盯着的杯中的冰部分融化了:这一熵增的结果既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符,又与你的经验相符。但数学和直觉有所区别之处在于,我们的直觉,不像数学,没法考虑也不会考虑这样的可能性,即在假定你在晚上10:30时看到冰块部分融化——被我们视为无可辩驳的、可靠的事实——的确发生了的情况下,晚上10:00时真的存在完整的冰块。
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来解释一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内容在于,物理学系统强烈地倾向于处于高熵状态,因为这种状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并且一旦物体处于高熵状态时,就有很大的倾向继续保持在该状态。高熵是自然形成的状态,你不需要惊讶或感到有必要解释为什么物理系统会处于高熵状态,这样的状态是正常的。相反,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给定的物理系统处于有序状态,一种低熵状态,这种状态是不正常的。它们当然会发生。但从熵的角度来看,这种有序状态属于违背常规的少数情况,需要有所解释。因此,上一节中我们毫不怀疑就相信的一个事实——你会在晚上10:30时看到处于低熵状态的部分融化的冰块——实际是需要解释的。
从概率的角度看,借助更低熵的状态来解释低熵状态是十分荒唐的;更低熵的状态指的是,晚上10:00时在更为原始、有序的环境里你所观测到的更加有序、更为完整的冰块。与之不同的是,事情更有可能开始于毫无奇特之处的、十分平常的、高熵的状态:一杯完全没有冰块的纯净水。然后,通过一种可能性不高但偶尔会发生的统计涨落,这杯水背离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演化为含有部分融化冰块的相对低熵状态。这种演化,尽管需要少见且不熟悉的物理过程,但完全规避了更低熵、更不可能发生、更为少见的、拥有完整冰块的状态。在晚上10:00到10:30这段时间的每一时刻,这种听起来有点奇怪的演化过程比正常的冰融化过程拥有更高的熵,就像你在图6.3中所看到的,这样,它就以一种比完整冰块融化的可能性更大的方式——更有可能发生——实现了晚上10:30时所观测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