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门的精选读物《第一推动丛书·弦理论之争系列》,幽默有趣非常动人!(53)

2023-07-21 来源:旧番剧
在这些人生活于其中的宇宙中,一定的观测还是会带来一定的结果。在这个宇宙中,你在看这些字;在另一个宇宙中,你在休闲上网;而在另一个宇宙中,你正紧张地等待着你在百老汇舞台上的首次演出。看起来并不存在图5.1所勾勒的单独一个时空块,似乎存在着无限多个时空块,每一个都代表着事件的一种可能性。在多世界理论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不只是一种可能。波函数不会坍缩。每一种可能的结果都会出现在平行宇宙的某一个中。
20世纪50年代,大卫·玻姆(我们在第4章中讨论爱因斯坦—波多斯基—罗森时曾提到过这位物理学家)提出的第3种设想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想法。
第4种想法,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詹卡洛·吉拉蒂、艾尔波特·里米尼、图里奥·韦伯提出来的,他们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大胆地修改了薛定谔方程,同时这却对单个粒子的波函数演化没有什么影响,只有将新的方程应用于“大”的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时才会对量子演化产生戏剧性的影响。这个修正版本认为波函数本来就是不稳定的。这些人提出,即使没有任何干预,每个波函数迟早也会按自己的节奏自动坍缩成峰状。吉拉蒂、里米尼和韦伯提出,对于单个粒子而言,波函数的坍缩会自发且随机发生,平均说来,每10亿年大约只发生1次。
以上所述的每一种方法,以及一些我们在这里没有讨论的其他方法,都自有其支持者和反对者。“把波函数当作认知”这种方法否定波函数的实在性,仅把波函数视作我们所知的一切的说明符,从而巧妙解决波函数坍缩的问题。但是反对者会问,基本物理为什么非得与人类意识联系得如此紧密?如果我们没在观测这个世界,波函数是不是就永远不会坍缩?或者说,波函数这个概念是不是就不存在呢?在地球上的人类进化出意识以前,宇宙会不会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如果观测者不是人类而是老鼠、蚂蚁、变形虫或者电脑之类,那又会有什么不同?其“认知”上的变化大到足以与波函数坍缩联系起来吗?
与之相比,多世界诠释规避了整个波函数坍缩概念,因为在这种方法中波函数不会坍缩。但代价是存在无数个宇宙,而这是令很多反对者不能接受的事情。玻姆的观点同样规避了波函数坍缩,但其反对者认为,如果同时赋予粒子和波以独立实在性,那这个理论未免不太经济。而且,反对者们正确地指出了在玻姆的体系中,波函数对其所推动的粒子的影响速度比光还快。其支持者们则认为,前一种抱怨可算是主观性的,而后者又符合贝尔所证明的不可避免的非定域性,因此这两种批评意见都没什么说服力。然而,对玻姆可能不太公平的是,其方法从没有流行起来。吉拉蒂—里米尼—韦伯的方法通过改变方程使其包含一种新的自发坍缩机制从而直接解决了波函数坍缩问题。但反对者们指出,还没有实验证据支持其对薛定谔方程的修改。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