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使命与担当故宫博物院95年的回顾与展望(5)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虽一物之微,莫不足供后人研究之价值。明清两代海航初兴,西化传来,东风不变,结五千年之旧史,开未来之新局,故其文化,实有世界价值。而其所寄托者,除文字外,实结晶于故宫及其所藏品。近来欧美人士来游北平,莫不叹为列入世界博物院之首。”[4]在当时,故宫先辈们更是对故宫学术单位、清水衙门的性质了解透彻。据1929年故宫博物院全年工作报告称:“本院职员多以学术研究为目的,故尽义务者甚多。即有报酬,亦极菲薄,至多之生活维持费,仅给百元,少只十五元,为各机关所罕有。而同人工作精神,则殊奋发。栉风沐雨,毫无倦容。盛夏严冬,工作尤苦。或冒暑巡行于永巷之间,或呵冻植立于冷殿之内。皆为寻常人所不能忍受者,而本院职员,皆身受之。此无他,一为保存中国历史、文化艺术计,人人均视为分所当为,故不觉其苦。一则视本院为天然研究所,不为衣食计,而为学问计。
同人具此精神,得以维持以至今日。且努力进行不懈,亦职是故。”[5]文物南迁时,著名学者、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李济就曾评价:“查原有之故宫组织,为一纯粹的学术性质,其行政机构亦偏重于此类功能。”[6]
专门委员会制度是故宫博物院学术性质的另一体现。1929年4月故宫博物院在古物、文献、图书三馆,下各设专门委员会,以协助各馆馆长处理关于学术上一切馆务,大力推进故宫学术研究。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无权无薪,工作重要,聘任标准极严,但故宫博物院独特的文化地位,时人将其视为重要荣誉职务,因此先后聘请到了王禔、陈寅恪、余嘉锡、卢弼、郭葆昌、陈垣、朱希祖、福开森、赵万里、钢和泰等学界名流,到1930年底院内外共聘专门委员47人。专门委员会的建立和发挥作用,既提高了故宫博物院的学术研究水平,也彰显了故宫博物院开放办院的学术品格。1933年7月15日马衡暂行代理院长职务后,以文物南迁工作为重心,主持进行了新的博物馆体制变革与业务工作调整,积极进行博物馆学术建设,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是改组专门委员会,将委员分为特约专门委员与通信专门委员。
特约专门委员是直接参与故宫文物清理、鉴定及审查工作,通信专门委员是给予知名学者的荣誉性职衔,也在文物审定等工作中以备咨询,给予指导。根据现实工作需要,马衡提出分立书画审定委员会、陶瓷审定委员会、铜器审定委员会、美术品审定委员会、图书审定委员会、史料审查委员会、戏曲乐器审查委员会、建筑物保存设计委员会、宗教经像法器审查委员会等9个委员会。按文物类别分设专门委员会,既便于发挥委员的学术优长,也有利于开展文物点查及整理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