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亿!东北唯一独角兽,现在要IPO了(2)

2023-12-21 来源:旧番剧
他意识到,“航空航天要取得大发展,决不能停留在研究所,闭门造车,要向市场化迈进。” 2006年,他首度试水,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领学生成立“星载一体化”技术研究室,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包括“吉林一号”卫星的研制工作。
2014年,“双创”大热,在全国遍地开花。宣明有感“天时”到来,在吉林省政府的帮助下,拉来“志同道合”之士,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商业卫星公司,长光卫星。
由此开启,江苏人在东北的科技创业征程。

当创始人跟做所长,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后者,靠别人下拨经费;前者,要靠自己养活团队。
如果以今日科创之视角,蜕变自长春光机所的长光卫星,这么大牛的团队,一定是刚创业就拿到一轮轮融资,VC/PE就像捡到“金元宝”一样,铺天盖地赶来。
比如作者前面写过,光量子芯片公司图灵量子,成立1年三轮融资,直接做到了准独角兽;动力电池公司蜂巢能源,成立4年斩获211亿元融资,拿到了460亿元估值。
这些公司在各自领域中,都称不上第一,却被资本无比青睐。
长光卫星刚成立的3年间,顶着“中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的“光环”,竟然没有外省VC/PE问津。可以想象,带着一帮高端人才去创业的宣明,压力有多大。
人生努力过程中,最失意之处莫过于,“拿到第一,没有掌声。” 长光卫星的艰难,也是很多东北科技创业者心中的无奈且挥之不去的“魔咒”——“投资不过山海关”。
曾几何时,“投资不过山海关”成了VC/PE投资圈的一句暗语。“不论创业者怎么深情告白,都当做是在讲故事。”对于此问题,作者曾问过几个“如日中天”的投资大佬,愿答者“笑笑不语”,不愿答者“下个问题”。总之,科技创业高额融资,只会发生在其他地区与城市。
然而,还有一个成语叫——瑕不掩瑜。
2017年,商业航天风口大热,错失“北京蓝海”的资本开始在全国找项目投资,有些投资人看到了长光卫星,“临门缩回一脚”,产业资本中吉金泰“勇闯天涯”种子轮投资了长光卫星。
依托扎实的技术功底,过硬的研发能力。此后,这家公司终于能像“其他科技创业者”一样引起资本重视,“投资能过山海关,东北不怂,有一群具备硬核实力的科技创业者。”

自从被资本“另眼相看”,长光卫星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几乎每一年都能有笔资金进账,虽然他们的融资比起其它地区,其它行业的创业公司来说,进度不能算快,可这在东北算是一个“奇迹”了。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