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数十万农民军领袖,转战千里而无人能敌,有勇无谋死于非命!(3)
2024-06-14 来源:旧番剧
在陕西与兵部尚书洪承畴率领的官军所打的几仗,应该算是张献忠遇到的少有的硬骨头,但都被他轻松地啃了下来,他还要了洪承畴手下几员大将的命,其中包括艾万年、曹文诏等人。
大败洪承畴后,张献忠又带领人马去了河南,与其他几路农民军会合。
那时的农民军已经壮大到几十万人,而张献忠的人马就超过了十万,无论是人数还是战斗力,都遥遥领先。
然而,缺乏统一部署和协同行动、各自为战的其他几路起义军连吃败仗,尤其是高迎祥被俘凌迟处死,李自成在陕西连连失败,另一个义军首领刘国能投降朝廷后,张献忠成了潼关以东官军的主要攻击对象,压力骤增。
尽管他充分发挥运动战的优势,转战于鄂豫皖,并多次打败官军,还把明朝大将左良玉的哥哥杀了,但仍未摆脱困境,终于在南阳败于左良玉之手,他本人也受了伤,若不是养子孙可望力救,可能就没命了。
孙可望(?—1660年)
成功突围后,张献忠退守湖北谷城,为了保存实力,被迫接受兵部尚书熊文灿的“招抚”,却拒绝接受改编和调遣,给他的官衔也不要。
很显然,他想“东山再起”。
4、再次入川
张献忠再举义旗是崇祯十二年,地点是湖北谷城。
率军离开谷城前,张献忠还给朝廷做了一个免费广告:
将所有官员无论大小向他索贿的名字、数字、时间一一列出,城内外凡是可以利用的墙壁都利用起来,写在上面让老百姓“阅读”,让他们看看现实有多黑暗。
左良玉(?—1645年)
这一回,和他发生交集的依然是左良玉,后者奉兵部尚书熊文灿之命追剿张献忠,结局却与上回正好相反,张献忠采用诱敌深入之计,把左良玉打得“伏鞍而逃”,被崇祯连降三级,戴罪立功。
兵部尚书熊文灿就没这么幸运了,先是被撤职,然后被砍脑袋。
接替熊文灿督师的,是内阁大学士杨嗣昌。这人尽管兵多将广,采用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依然拿张献忠没辙,在张献忠的“以走制敌”、“避实击虚”战术面前,杨嗣昌的几十万大军疲于奔命,常常连农民军的动向都摸不清,反而经常被农民军突然袭击。
杨嗣昌(1588年—1641年)
然而,总体形势对张献忠是不利的,因为敌人实在太多,如论如何折腾,总是在包围圈里。为了跳出包围圈,他决定再次入川。
这是一条艰险的旅程,张献忠走得很不顺利,先是在枸坪关吃了左良玉的亏,接着在太平县的玛瑙乡遭到郑崇俭和左良玉的夹击,损失惨重。对他进行围追堵截的,还有湖广军、四川军和陕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