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死于泰坦尼克号(9)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又一次死于泰坦尼克号


上岸后,罗哈斯站在母舰的甲板上失声痛哭:「我现在觉得我的人生非常完整。」
而泰坦尼克号带给人们更大的启发是,之于时间,之于空间,人类都是微渺的,无足轻重的,那些占领时空的幻想都是徒劳。
1995 年秋天,卡梅隆在拍摄《泰坦尼克号》时,曾多次前往残骸。当时在进行第三次下潜时,还没有抵达泰坦尼克号,就遇到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海流搅动,潜水器随着水波在不停晃动,挤在船舱里的三位队员失去了平衡,与强流的搏斗耗尽了潜水器的电力,电池几乎都要没电。无奈之下,他们立即中止了潜水,回到了海面。后来回忆起那场事故,卡梅隆坦陈自己重新认识了这艘巨轮:「泰坦尼克号的部分寓意,是对人类狂妄自大的一种影射。」
英国作家施万克曾朴实地记录过泰坦尼克号幸存者的故事,在他看来,这艘巨轮不光带来了文物、遗憾,也带来了某种启示。他在著作《六人》中写道:「在过去的近110年里,由于人们痴迷于『泰坦尼克号』的各种技术细节,以及船上乘客富有与贫穷、英雄与耻辱并存的故事,这艘船始终没有脱离大众的视野。『泰坦尼克号』的确让我们着迷,因为我们总能从船上的某个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想象着如果在船上的是我们而不是他们,我们是否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对所有试图观探泰坦尼克号残骸的探险家而言,有一个事实无法忽略——沉没在海底的泰坦尼克号正在消失。
亨丽埃塔·曼是达尔豪斯大学的研究员,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泰坦尼克号的残骸。2019年,她向《时代》杂志列举了一些影响泰坦尼克号的关键因素——腐蚀、海洋涡流和暗流,以及食铁细菌,正在啮噬着泰坦尼克号的残骸。她估计,在2030年前,残骸就有极大可能面临完全解体的命运。随后,又有一些科考队潜入水下,他们发现曾经标志性的浴缸已无痕迹,船身的栏杆、甲板也已和海水融为一体。
对众多泰坦尼克号的沉迷者来说,这是一个无比悲凉、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对此,泰坦尼克号历史学会前主席的埃德·卡穆达曾在美联社的一次采访中呼吁人类活动需要受到限制。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