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土司府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用耳朵聆听故事
用心灵感悟生活
这里有情感夜话,有好书分享,有身边人,有身边事.....主播二一、阿暖、平子、花生生,周五、周六、周日每晚与您相约,用声音温暖夜的每一个您。
忙完一周的工作了吗?快加入夜的不眠共振,共赴心灵之约吧。
沿着昔日的官道来到上城,一座气势恢弘的古建筑出现在眼前。红砂石叠砌的十三级台阶之上,矗立着一座二叠小歇山式飞檐斗拱门堂,金色的柱子,支撑着玲珑轩昂繁复华丽的斗拱,高翘的飞檐向世人炫耀着土司的权威与财富,衙门两边前后各设置四个突出的小阙,变化的屋脊犹如优美的韵律,翘角顶端两支随风抖动的角须,使古老的建筑尤显生动有趣。
沿台阶拾级而上,见一小月台,三进二的衙门,中间设一大门,左右各设一小门,与前面的繁复华丽相比,后面的立柱、屋面、屋檐更显得简洁实用。门楣上面两个“门当”支一黑底描金横匾,上书“孟连宣抚司署”。作为云南清代土司衙署的代表,它是全省唯一的一座由傣、汉、白族建筑风格合璧的大型建筑群,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十八座土司衙门中保存较完好的一座。1965年被云南省人民委员会首批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古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现存建筑重建于1878~1919年,主体建筑有议事厅、正厅、东西厢房、厨房、粮仓、门堂等,占地面积6738平方米。孟连宣抚司署是中国仅存的傣族古典礼制建筑。从航拍照片上看,这座古建筑就像“一颗印”,象征皇帝手中的一颗大印。
首先,大门与主体建筑不在一条中轴线上,门是歪的,道是斜的。这是与汉族类似建筑最大的差异。汉族的主体建筑和大门都在一条中轴线上,“三合一照壁”是最常见的样式,功能是外挡邪气不入侵,内挡福气不外泄。傣族建筑也有此忌讳,但他们只是把门的位置弄歪一点,这样处理,既保“气”“聚”而不“漏”,又省去设照壁之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