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野象”的引路人天目新闻对话背篓网球少年身后的教练(3)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图源:受访者供图
负担这些孩子的训练、学习和日常生活,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除了这些山里的孩子,俱乐部里也有招收费生,尽管张晓洪几乎将所有收入都用于这群孩子的吃穿用度也颇为勉强。最初整个俱乐部只有4片场地,球场随处可见裂缝,球场围栏也没有一张防风网。十来个孩子,就住在球场边用集装箱搭建起来的简易房子里。
“最开始的时候,早上一睁眼我就要盘算今天还有多少钱可花、怎么花,接着马上起来买菜做饭、组织训练,差不多了又要赶紧做午饭,下午训练完又要赶快做晚饭。”张晓洪笑称这段捉襟见肘的日子里,自己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图源:受访者供图
好在这些山里娃娃都十分争气,每天自觉地早早起床,咬牙坚持着长时间、大负荷的训练。6年来,虽然也有几个孩子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俱乐部回到大山,但也有越来越多来自彝族、傈僳族、白族的山区孩子加入进来。除了王发,第一批接受训练的其他佤族孩子也有不少在网坛展露头脚。
幸而一路上,张晓洪也碰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为其提供帮助。浙江东阳的体育用品商王育喜在和王发赛过一场后,这两年一直赞助王发的训练和比赛。河北廊坊网球协会主席陈金龙则自掏腰包帮助张晓洪在廊坊建起了有12块崭新球场、宽敞整洁宿舍的俱乐部。
如父如子
和城里孩子相比,张晓洪更爱山里孩子身上那股野劲,这也是为什么他将俱乐部命名为“野象”。“‘野’象征自然,‘象’代表强壮,大象追求自然,我希望俱乐部的孩子保留天性同时强大起来,拥有更多选择权,也产生更大的价值。”
到底能不能培养出一个世界冠军来,张晓洪心里并无答案,“野”同样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努力去做,不过分苛求结果。孩子们初来乍到,张晓洪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他们想明白打网球是为了什么,“我的梦想是我的梦想,我能做的只有慢慢引导他们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
虽然俱乐部发展至今已经有了12个教练,张晓洪还是要求自己,如无其他事情,24小时陪在孩子们身边。其中,他既是“严父”,严格要求每一项训练;他又好似一位“慈母”,看顾着孩子们生活方方面面。“队伍里没有一个孩子有伤病,这是我最自豪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