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晨报作文周刊·红蜻蜓丨父亲……(4)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三年级的时候,我和妹妹在科学书上发现了纸的做法,觉得挺新奇。于是,我让妹妹抄下了纸的制作方法。
晚上放学回到家以后,我们先准备了几张餐巾纸,接着把纸撕碎,再找到一个纸杯把纸丢进去,盛上水,然后用筷子把纸捣碎搅均匀,最后我们找到了一块布,把纸浆一点一点倒到布上,铺平放到阳台上。
第二天,我们看见晾晒干的纸有一些皱纹,很像一张藏宝图,就在上面画了关卡,有“魔鬼森林”“虎穴”“蝙蝠怪”等。最终在图纸最上面画了终点和钥匙形状的图案。
第一次造纸成功就已经特别开心了,没想到还有意外的收获——制成了藏宝图。这下我们可以美美地玩个痛快了。
我们在中间卧室的床上放了几个被子,我说道:“这里就是我们的基地了”。”我们大家都很开心,拿上了自己做的武器和水枪,惊心动魄的寻宝游戏就要开始了。
第一关名叫“魔鬼森林”。我说:“要不把冰箱当成高大的魔鬼树吧!”妹妹拿上了她事先做好的飞镖,我数了三声,大家一起把飞镖投向了“魔鬼树”冰箱——。接着我们去了第二关,名叫“蝙蝠怪”。经过重重困难,我们终于闯关成功了!
知识点
对 偶
对偶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中国人春节贴在大门口的对联,就是对偶手法最典型的体现。而传统的诗词曲赋等韵文中,对偶(在诗词中称为对仗)更是比比皆是,可以说,没有对偶,就没有诗词曲赋。古时儿童启蒙写诗,就是从学《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开始的。学对偶,是古时孩童学习诗文的基本功。
作为修辞手法,对偶的准确定义是: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节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美感。
对偶从形式上分,有单句对偶、偶句对偶、多句对偶、句中对等;从内容上分,有正对偶、反对偶、串对偶;从结构上分有成分对偶、句子对偶等。略举几例说明:
单句对偶:天有多高,山有多高。偶句对偶: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多句对偶: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句中对:峰回路转、晓风残月、羽扇纶巾。
正对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反对偶: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串对偶(也叫流水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