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尬不吹,谈谈剧版《三体》(7)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杨磊导演作品《红色》《九州天空城》《逆袭之星途璀璨》在豆瓣的得分从表演到美术风格的不统一,导演当然要负责。杨磊做过《红色》《九州天空城》《逆袭之星途璀璨》,评分波动极大,但说实话,《红色》的成功更多是剧本层面的,那么另外两部在美术风格上有多“喧嚣”,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当然,我还是要宽容地说,对于全无科幻题材创作经验的杨磊来说,一上来就做《三体》这样的项目,能有现在的呈现,明显是用了心的,尽了力的,所以无法苛责更多。
最终追究问题的根源,还是只能回到工业上来。一言以蔽之,《三体》出现的所有问题,一类是国产剧创作的常见问题,一类是国产剧缺乏科幻类型经验导致的新问题。前者就不赘述了,单说后者,也是《流浪地球》之后,年年说科幻崛起,年年没看到崛起了啥的原因之一。
科幻这个类型,本身就是影视工业体系的试金石,因为这不单单是一个在拍摄、视效、服化道具、表演方式、美术风格等方面对影视技术和创作审美要求极高的门类,也是一个对各创作部门整体性、效率、沟通流畅度要求极高的门类。
《流浪地球2》剧照《流浪地球》当年的成功,更像是一次意外,那种编导演服化道各方面的配合程度和最终呈现,看上去是一种工业体系成熟的产物,但其实是一次天时地利人和的幸运,你不能指望靠郭帆一个团队之力,将中国科幻影视拉到世界高度。实际上,先别忙着期待剧版《三体》文化输出,还是冷静下来看看科幻在中国的处境:IP上,除了《三体》,还有几部影响够广、卖得动的科幻小说?除了刘慈欣,不说年轻一代科幻作家,只说韩松、王晋康、何夕这几位扛把子的IP现下影视改编的情况如何?影视上,除了《流浪地球》系列之外,有几部别的“出圈”作品?上游好的科幻文本产出尚少尚难破圈,全社会科幻阅读氛围尚未形成,下游影视制作更是缺经验少技术少投资,《三体》之后,中国科幻道阻且长。但作为科幻迷,我还是愿意相信热爱与坚持的力量。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