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女拜寿》首秀“大蝴蝶”,细说36年前的故事(5)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五女拜寿》首秀“大蝴蝶”,细说36年前的故事


在我的理解中,冠以“家庭伦理剧”的《五女拜寿》其实是部与爱情无关的戏。但在过去36年里,仅“小百花”(别的剧团、剧种的搬演、移植无法统计)的上演密度几乎可用“终结越剧以表现爱情见长的神话”加以形容。形容略显夸张,然主要情节不谈情不说爱的确是《五女拜寿》的鲜明特色所在。
记得2009年由几代“小百花人”组成“混搭”演员阵容的《五女拜寿》在台州市路桥区演出,当剧情推进到丫鬟翠云为二老四处乞讨时,台下观众纷纷将钱抛到台上并冲着演员高喊:“不要讨饭,我们给你钱养老人!”素朴的同情是传统越剧观众评判一部剧作优劣的标准之一。
只需在百度上键入“五女拜寿”四字便可轻而易举搜检到移植该剧的剧种:扬剧、曲剧、秦腔、潮剧、粤剧、黄梅戏、琼剧、丝弦剧、晋剧、锡剧、豫剧、评剧、京剧,还有电影和古装电视连续剧《新五女拜寿》。如果说话剧《茶馆》成就了北京人艺及人艺的艺术家,那《五女拜寿》在当代越剧乃至全国地方戏发展史中的地位及影响堪比《茶馆》。
该剧滋养了一代代小百花演员。被各个剧种移植的过程反映出戏曲市场基础消费群的审美定势。《五女拜寿》的编剧技巧绝对可作为戏曲编剧专业的教材。跌宕起伏又清晰规整的叙事方式,深谙“一半戏一半曲”之道的情节架构,唱腔流派纷呈、角色行当齐全的布局凸显的不只是小百花初创时靓丽女子众多的特点,更是梨园俗称的“戏保人”之可贵。
此外,我们还不妨将《五女拜寿》视为一部青春励志剧。
当年的小配角茅威涛如今早已成重要的公众人物。进入影视界的何赛飞、陶慧敏等人是后生们的艳羡对象。学者傅谨认为因《五女拜寿》而诞生的“小百花”的运作模式是计划经济年代出现的“市场化”奇迹,它的成功表现了老一辈文艺工作者,文化官员的胆识与超强能力。一部剧作能与团体、个体构成如此密切的命运勾连,其社会意义之深远不言而喻;其剧作文心之力更非常人可抗衡。《五女拜寿》是中国当代戏曲演出史上第一部名副其实的贺岁剧,并以久演不衰成为中国当代戏曲剧目的经典。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