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路”命名背后的考量(3)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起名要有地方特色
“我们先进行了现场调查踏勘、走访、座谈工作,组织村干部讨论、收集民意,共统计出100余条‘无名路’,但其中包含一些断头路、田间小路,路宽小于4米,命名意义不大,就排除在此次命名之外,最终确定74条应命名道路。”宁津县民政局区划地名股股长张书玲介绍,考虑到村两委和乡镇政府对周边村庄、文化典故、地理情况等更为熟悉,就让基层政府征求意见,广泛起名后提报县民政局,再报县政府审批,随后进行公示、命名设标。
广泛起名后,宁津县民政局邀请县地名专家库成员讨论指导,按照《地名管理条例》命名更名原则,既要通俗易懂接地气又要符合地方特色。“保店的鸭梨小有名气,附近一条道路就叫‘梨园路’,外地游客或客商来的时候,一查导航显示‘梨园路’,对咱保店的甜梨也是一种宣传。”张书玲说。
与城市道路一样,有的乡村道路以标志性建筑为命名参考。比如武城镇东起吕庄村西至马言庄村的2000多米道路,因吕庄学校坐落于此,起名“治学路”,“寓意治学严谨。还有东起梁李路西至付王庄的道路叫‘园区路’,因该路连通付王庄企业孵化园而命名。”武城镇副镇长董庆军说。
高洪祥介绍,道路命名标准除符合《地名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外,要兼顾便利、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因素。他认为,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是一个地方文化底蕴的体现。“在道路命名中,我们不仅要为区域内企业创造更便捷的落地条件,也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沿袭和风土人情,让‘无名路’命名更具地方特色。”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