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郭沫若故居|我要以松柏的态度来刻画出自己的年龄(5)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这就是郭沫若。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他在1919年发表新诗时取的笔名。为什么取这个笔名?是沫水跟若水两个词合起来的,沫水就是大渡河,若水就是雅砻江,两条江在他家乡交汇。他思念他的家乡,取了“郭沫若”这个笔名。
张一:郭沫若跟他的母亲长得非常非常像。
李斌:对。
郭沫若开始是在家里读私塾。当时要办新式教育,有乐山小学,他就念了乐山小学,又在嘉定府中学堂念了一年,然后就到成都去上学了,在四川省分设中学堂。他的同学当中有很多名人,比如小说家李劼人就是他的同学,科学家、生物学家周太玄也是他的同学。他在成都上学期间经历了保路运动,他曾说,是保路运动的那些同志教给了他最初的政治知识。
这边是郭沫若写的家信,他在成都念书的时候给父母写的信。这是他曾经使用过的一些课本。
这是他的一些成绩单。
郭沫若中学毕业后,他父母亲在家里面给他找了一个姑娘,这个姑娘叫张琼华,他在1912年跟这个姑娘结了婚。媒人跟郭沫若说这个姑娘长得非常好看,比你们家三嫂还漂亮(他们家三嫂是他们家最漂亮的女人),又说这个姑娘是念过书的,而且没有裹过脚,是大脚。这些条件郭沫若都觉得非常符合。没有见面。到了结婚那一天,花轿抬过来,首先下来的是脚,郭沫若一看是小脚,不是大脚。接下来盖头揭开,郭沫若发现长得也不好看。郭沫若对这门婚姻非常不满意,结婚几天后就逃离了家庭,到天津参加考试,考天津的一所学校。
天津这所学校从严复翻译著作里面出了一道题,题目是论“拓都与么匿”,“拓都”是total,“么匿”是unit。就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让郭沫若他们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郭沫若没有看过严复的那本著作,所以他不知道“拓都与么匿”是什么意思,所以他答的很不好。考完他就到北京去了,因为他大哥郭开文在北京担任袁世凯政府的一名官员。后来同学给他写信说那道题大家都没答出来,但是学校把大家都录取了,你赶紧回学校来报到吧。他说算了算了,那道题我都没有答好,我就不回学校了。后来在他大哥的支持下,他东渡日本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