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主题的开掘和优化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动画主题的确立与服务对象是密切相关的,建国初期文化部明确了“美术片要为儿童服务”的方针性意见,之后“关注儿童成长需要”“寓教于乐”等口号在上海美影厂每个创作阶段不断被提及。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号召下,上影厂以儿童为主要对象所创作的动画片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主题,有的来自于童话、寓言、神话传说,有的来自于历史故事、民间故事,还有的来自于现实生活。根据影视作品的特性,将这些主题大致分为两类:夸张幻想与写实。
第一类:夸张幻想。动画片假定性的特征,让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与状态在影片中得到辩证的统一,同样运用假定性的方法所创作出来的其他文艺作品,如神话、童话、寓言、幻想小说等,在这一点上与动画的表现形式非常契合,比如《神笔马良》《小鲤鱼跳龙门》《大闹天宫》《天书奇谭》《葫芦兄弟》等许多动画片等通过拟人、夸张、虚构等手法将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20世纪中国动画学派的艺术家们将假定性奉为动画的创作规律,夸张幻想主题类的作品在上海美影厂的动画片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第二类:写实。不少人提出现实性不应该归于动画的特性当中,如靳夕,刘蕙仪在《<阿凡提>导演札记》中提出,“在我们看来,任何美术片中的人物都是假定的艺术形象,而情节则是由假定的情节构成。”松林对于“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的解释是:神话、童话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并不在于它所反映的人物和事物在其外部形式上是否真实,而在于它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性格是否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