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小熊猫和喜玛拉雅小熊猫|物种科普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小熊猫属(Ailurus):食肉目、小熊猫科动物,体长56-62厘米,体重3.7-6.2千克,尾长28-49厘米,超过身长的一半。背部和尾部呈红褐色。四肢短粗,脚、腿和腹部呈黑褐色,尾巴蓬松,有红暗相间的环纹。脸圆,脸颊和鼻子周围有白色斑纹。耳大,直立向前。
小熊猫常见于喜马拉雅山脉、尼泊尔、印度、不丹、中国和缅甸的温带落叶和针叶林中。早晚活动、觅食,白天休息。主要以浆果、花朵、鸟蛋、竹叶和其他植物的小叶子为食,其中竹叶是小熊猫的主要食物来源。
关于小熊猫亚种或物种划分一直存在诸多争议,直到2020年,一项研究才正式根据遗传学的证据将小熊猫分为两个亚种,即喜马拉雅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和中华小熊猫(Ailurus styani)。
从形态学上看,中国亚种的颧骨宽度大得多,头骨长度最大,额凸度更强,尾环更明显,面部被毛颜色更红,白色更少。研究发现,雅鲁藏布江是两个物种之间传播的最大地理屏障,可能是物种分布的潜在边界。
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GBIF)收录的两种小熊猫的出现记录与研究结论相似,中华小熊猫和喜马拉雅小熊猫分别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侧,然而中国境内也有少量喜马拉雅小熊猫的出现记录。
小熊猫分布数据来源:GBIF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北京野生动物园的中华小熊猫。摄:孔垂澜
在北京野生动物园中华小熊猫展区游览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游客试图用投喂鸵鸟、羊驼等动物的胡萝卜、白菜投喂中华小熊猫。管理员多次提醒,但并未产生效果。这种行为可能对中华小熊猫造成不良影响,因为它们的饮食和消化系统与鸵鸟、羊驼等动物有所不同。此外,动物与人一样,每天有固定的食物摄入量,动物园也会为其定制饮食计划。游客投喂的不确定性让管理人员无法按照正常计划饲养。游客应该遵守园区规定,尊重动物饲养管理,避免随意投喂,以保护这些珍稀动物的健康。
文/孔垂澜 审/赵玉萍 编/angel
参考文献:
Ailurus fulgens F.G.Cuvier, 1825 in GBIF Secretariat (2023). GBIF Backbone Taxonomy. Checklist dataset https://doi.org/10.15468/39omei accessed via GBIF.org on 2023-12-19.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