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真人影视剧到动画,武侠故事的变与不变(上)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文学、真人影视剧到动画,武侠故事的变与不变(上)


题图 / 来自网络
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核。
在中国文娱市场,“武侠已死”似乎已成定论。从形式、内容到立意缺乏创新,武侠故事难以脱离窠臼。原本培养出大批受众的武侠影视剧,近年来也停留在翻拍、吃老本阶段。最终,以互联网为土壤成长起来的玄幻题材成为武侠题材的接班者,天马行空的幻想情节成了当代年轻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寄托。武侠题材的式微,与本身的问题和时代大背景的变化脱不了干系。
文学领域、真人影视领域不再吃香的武侠题材,却在动画领域里新作不断。
2月,《枕刀歌之尘世行》开播。它的前作,于2021年上半年开播的《枕刀歌》第一季,现在豆瓣评分8.2。在播出的《画江湖之不良人》第五季,将唐末乱世少年的成长故事铺得更远。另一部改编自新派武侠小说的动画《少年歌行》的新作“风花雪月篇”,则引入更多势力和个性鲜明的角色,试图向动画观众还原架空世界里少年们“策马江湖梦,倚剑踏歌行”的武侠奇遇。
去年年初由“年更”变周更的《风灵玉秀》,再加上曾经小爆的《少年锦衣卫》、武侠经典之作《秦时明月》系列——在国产网络动画领域,武侠题材数量虽不多,但动画观众对各个作品评价却不低。“国产动画里,武侠故事总是能给我惊喜。”有观众在社交平台敲下这样的感慨。
为什么如今在整个大文娱领域唱衰的武侠题材,在动画领域仍旧可以发光发亮?依托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武侠动画,到底又靠哪些独特之处吸引当今的年轻观众?当我们粗略回顾武侠题材内容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吸引特定受众的武侠动画,它遵循的仍旧是相同的发展模式:一条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另一条则是基于流行元素的创新,双线交叉,才创作出了适合当下的武侠故事。
庙堂之争和江湖传奇,武侠故事的变迁
“武侠”是独属于中国的一种文化类型。
侠客的引路人和精神导师到底是不是墨子,史学家们众说纷纭。但在古籍的记载中,春秋战国盛行养门客之风,侠客成为动荡的政治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群体。到了汉朝,典籍中出现了与侠相关的诗歌记载。冷兵器发展至鼎盛的唐朝,武侠小说大量涌现。描写“风尘三侠”虬髯客、李靖、红拂女的《虬髯客传》、讲述技艺高超的女刺客聂隐娘故事的《聂隐娘》,都是诞生于唐朝的知名作品。武侠小说从历史到文学,从实到虚的这么一个发展过程已经体现出来了。清朝出现的《三侠五义》《施公案》,将武侠小说与公案小说糅合,武打描写方面更引人入胜,情节设置上更加完整。这些武侠小说大多将江湖情仇与庙堂之争结合在一起,以侠客、江湖、拳剑为故事主要素,表面是“千古文人侠客梦”,实则代表的是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美好愿望,也因此在叙事表达方面力求通俗易懂。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