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蓬莱”仙山,修道者向往之福地(12)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19、宗教对人类生存发挥重要积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由于人性弊端)人类在宗教信仰过程中始终不可避免存在“不求真而信,不务实而信,不全面而信”—— “迷信”及宗教异化变质问题。也就是说,迷信及异化不是宗教本质,而是宗教产生、传播、信仰过程不可避免的衍生品——有正信必然有迷信,有正统必然有异化,宗教必然存在某些不完善以及败坏声誉的诸多事例,或使宗教脱离“教化”内涵实质,仅存“教会”外在形式,产生“伪宗教”或不完善宗教,或严重发展到宗教对立面,产生所谓“邪教”——具有“精神鸦片”——欺骗性及伪科学性特征,极大伤害人类信仰情感及需求。以此,世界任何宗教都存在宗教本身的两大派系或者说两大属性:“正教”与“邪教”,中国神话作品《封神演义》所谓“阐教”与“截教”——其不是某一宗教称谓,而是宗教本身“正、邪”两大属性的相对概念,核心问题在于是否遵从大道真理。
20、宗教代表不同地域文明及相对真理。世界宗教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信仰(宇宙)至尊的割裂认识与专制独断——“唯我信仰才是真神,唯我信仰才是最高”。同时,正是由于交流传播过程中“反客为主”的状况激化与挑起宗教冲突。
21、世界上任何一个宗教(只代表地域文明及相对真理)都不能独立解决世界问题。世界宗教和谐共处在于遵从道德文明: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己为本,以外为用,本用结合,和谐共存——体现出人类为同一“大道”所生、世界宗教和谐共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2、世界宗教“阐教”派系需要交流合作,条件成熟时召开“弘扬大道精神,树立宗教正信,共谋人类福祉”世界宗教大会,承担世界宗教和谐共处主导责任。
23、宗教信仰者以信仰与修炼的统一,人神沟通,道炁相融,追求自由而无时无刻不自由,消除愚昧而无时无刻不愚昧——永远是“道”的谦卑信仰、修炼者。
康熙五十八年(1719)编撰的《皇舆全览图》使以后中国人真实的地理认知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矛盾性的认识最终在《四库全书》编撰之后,彻底地将其定型,《四库提要总目》将《山海经》《海内十洲记》等原来作为史部地理类的书籍列入小说部,对于《山海经》,编撰者指出:“书中叙述山水,多参以神怪……道里山川,难以考据……诸家并以为地理书之冠,亦为未允,实则小说之最古者尔。”同样将《海内十洲记》也列入小说部。诚如葛兆光指出:“在目录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时代,这些关于异域的想象资源,在官方权威的目录中从史部的地理类‘退置(子部)小说家’,说明在观念世界中,它开始从‘地理’变为‘小说’,从想象中的‘真实’变成‘百不一真’、‘恍惚之事’。这是人们开始接受‘考索’‘责实’的结果。”这样,曾经在中国绘画与舆地学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神话中的仙山跌落神坛,走到了它的尾声。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