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的三个女人,三种理想的人生伴侣,你最中意哪一种?(5)
2024-06-15 来源:旧番剧
当然,王闰之的贤惠并非是逆来顺受,她也有自己的原则。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任知州,由于天气大旱蝗灾肆虐,搅得苏轼有点焦头烂额。回到家中,幼儿想让苏轼陪着玩耍,牵了牵他的衣服,心情烦闷的苏轼就对着儿子吼了两句。
一旁的王闰之赶忙拉开幼子说道,小孩不懂事你难道也不懂事吗,整日愁眉苦脸有什么用,还不如高兴一点。说完,王闰之又体贴的端出一杯酒,让苏轼大为感慨,原来自己的气度还不如不识字的妻子。
王闰之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苏轼的文字对他意味着什么,甚至在乌台诗案发生时烧掉了不少苏轼的手稿,但是当苏轼打算再游赤壁时,王闰之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酒和鱼,从而催生出名篇《后赤壁赋》,功莫大焉。
离开黄州之后,苏轼先后在汝州、登州、京师、杭州(第二次)、颍州等多地辗转任职,王闰之也生死与共。在苏轼调任扬州后,王闰之暂时留在了开封,本来打算随迁但却染病,第二年(1093年)病逝在开封城,享年45岁,陪伴苏轼长达25年。
对于王闰之的离世,苏轼悲痛不已,亲自写了祭文《祭亡妻同安郡君文》,承诺“唯有同穴,尚蹈此言”。10年后,苏轼去世,弟弟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了却其心愿。
3、侍妾王朝云:聪敏的红颜知己 忠贞的生活伴侣
1074年,因为一次机缘巧合,通判杭州的苏轼将12岁的朝云赎买出来,作为侍女。朝云深得苏轼喜爱,首先因为长得非常美,据说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是苏轼描写遇到朝云的内心感受。秦观秦少游也曾暗恋朝云的美丽,还为其写词,惹得苏轼回和了一首颇带醋意的词。
其次朝云聪慧异常,深得苏轼之心。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话说苏轼一天饭后摸着肚皮来回踱步,就问身边的侍女们,你们看我这肚子里装的什么呀?有侍女说是文章,也有侍女说是学识,这种恭维式的回答苏轼听得多了,自然不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