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在高一书皮上写下“中科”的男孩走了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记者 雷宇
10月22日,83岁的杨乐先生驾鹤西行,带走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杨先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偶像。”中国科学院一位研究员记得,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杨乐、张广厚、陈景润等人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知道,“选择数理化可以为国争光,学好数理化成为一代人最大的理想。”
杨乐初中立志要把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理写在未来的数学书上,20多年后,他和同事张广厚的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杨―张定理”。高中时,他在书皮上写下“中科”二字,而今与中国科学院已携手走过一甲子。他曾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年龄最小的学部委员(院士),出任过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
然而在生前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他更愿意将此解读为理想与坚持的历程――“人生成长是一场马拉松,我把我的一生献给了数学研究事业。”他曾通过记者向青少年一代寄语:“永远不要放弃你的理想,不要为一时的得失所迷惑,这样才会不负此生。”

那个在高一书皮上写下“中科”的男孩走了


杨乐、张广厚、华罗庚、陈景润在一起研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供图
“杨先生是一位非常令人尊敬的前辈。”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袁亚湘说。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之初,杨乐作为首任院长临危受命,袁亚湘作为副院长一起协同工作。杨乐格外爱护年轻的袁亚湘,常常嘱咐袁亚湘“不必来参加”一些琐碎的会议。他告诉这位年轻人,“可以在行政上少承担一点工作,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做科研。”
对于科研评价体系的搭建,杨乐亲力亲为地设计、讨论。他多次强调,不能按照论文的数量评定人才,更不能按照资历和关系排序,要按照代表性成果进行职称评定。那时候,杨乐专门组织同事们邀请国外专家回国参与同行评议工作。正是因为这样科学的评价体系,研究院里有的成员只发了2篇左右的论文就被评为了教授。
“在学术评价体系的搭建上,杨先生为中国数学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袁亚湘说。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