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这张时间表里的中华智慧(3)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二十四节气具有相当实用的功能。对古代普通民众而言,二十四节气是一种非常好用的“时间表”。每两个节气之间规律地相隔15天左右,知道了立春的日子就可以推知剩下的23个节气,古人能很方便地安排生产劳作。比如在雨水、谷雨节气到来之前,农民可以提前修房子,准备度汛;小满、芒种是两个相连的农业劳作节气。小满时节小麦处于灌浆中后期,籽粒逐渐饱满,但尚未成熟,需要加强田间管理。芒种时节一方面要抢收麦类有芒作物,另一方面还要播种谷黍类作物。从小满到芒种这一段时间,农民们必须要集中精力于农事,前期要加强除草、施肥、浇水等田间管理,后期要保证收割、播种两不耽误。
二十四节气也是古代民众安排婚丧嫁娶、上梁掘井等大事的“时间表”,一般这些活动会选择避开农忙节气、降水节气,以及极寒、极热的节气。当然,很多人选择在“黄道吉日”进行各类仪式活动。所谓的“黄道吉日”与二十四节气也有紧密的关系,“黄道吉日”中的“黄道”就是划分二十四节气的太阳运行轨迹的黄道。太阳黄道带上还有许多星辰,其中有六星被认为是吉星,黄道吉日就是这六大吉星主辰(值班)日。与六吉星相对,还有六凶星,六凶星主辰日就是凶日,一般不宜安排任何活动。这种选择时间的方法也传到了中国周边国家。
此外,二十四节气这张“时间表”还可以用来指导民众防灾避疫、养生保健。比如表现自然物候的惊蛰节气其实是古人防范病虫害的重要时节。惊蛰时天气转暖,第一声春雷将冬日蛰居于地下的动物惊醒,各类害虫也蠢蠢欲动。为了防范病虫害,古人常有在惊蛰时节清扫房屋、院落,洒草木灰或石灰等抑制、消灭害虫的习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有惊蛰时节“吃炒虫”以驱虫的习俗。所食用的当然不是真虫,而是以玉米粒等模拟的害虫。玉米粒炒熟后,全家一起吃,边吃边喊:“吃炒虫,吃炒虫”,还要比赛谁吃得快,嚼得响。这是一种带有原始巫术色彩的驱虫仪式,在古代起到了很重要的警醒作用;除了防范病虫害之外,春季也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有谚语说:“春分相逢二月头,沿村瘟疫万人愁”,意思是如果春分节气适逢农历二月初,可能会暴发大型传染病。类似的谚语代代传承,提醒民众在春季做好防治传染病的工作;
二十四节气的夏至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容易生病,因此在清代之前,每逢夏至,朝廷都要给官员放假三日,回乡避暑。在有些地方还形成夏至日在门户上拴彩绸的习俗,目的是为了防止夏季瘟疫入户。当然,这样的习俗也带有一定的巫术色彩,但同样也起到了警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