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博主徐霞客打卡的崆峒山,有多美?(5)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中台是最好的观景点,但见主峰马鬃山叠居于五台之上,气势磅礴,直插云天,峰顶的宫观依顺山势而建,错落有致,重檐飞角,凝重精巧,甚为壮观。如果逢着雨雾天,则会看到崆峒山皇城的云海奇观,山色更显空灵迷濛。山是静态的画面,云海便是飞扬灵动的渲染,飞旋、腾跃、回转、曲折……虚实相间之间,呈示了宇宙万物内在的韵律和节奏。
行在崆峒山,宛如归家。山上有山上的云来云去,山下也有山下的岁月忽缓。崆峒山,是静谧的,却也生动的。
儒、佛、道,在崆峒烟雨的万千气象中,升腾流转,把中国文化的丰富性融汇得那么自然,那么生动。
崆峒山儒释道共融共存,皇城等为道家活动场所,塔院等为佛教的主要活动场所,极富礼教秩序感的建筑群,则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最负盛名的三教洞,佛、教、道共存共尊。三教共存于一山,这在名山大川里实属罕见。这份胸襟,当是崆峒的骄傲,正是这种三种思想体系的碰撞和交融,让中国文化有了兼收并蓄的包容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矗立在中台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标识碑的背面刻有北斗七星,为我们揭开了崆峒山山名的由来。在中国第一部辞书《尔雅》中记载:“北戴斗极为空桐。”意思是北斗星正下方为空同。关于崆峒山山名由来,还有两种说法:一是崆峒山的洞穴很多,最出名的有玄鹤洞和崆峒洞,这些洞穴或伏于地表或在悬崖峭壁之上,取其空空洞洞之意;其二是崆峒山是道源圣地,它强调了道教清净无为的哲学思想。
很多时候,我们找寻风景,找寻古迹,其实是为了寻找一种状态,一种人的意识与景物合一的状态。
穿过登临道教主峰的第一道门——朝天门,攀登669级台阶才能到达皇城。在这里,你会找到那种合一的感觉,仿佛正在往生命的高处走,往更高渺的境界进阶。
走过始凿于唐贞观元年369级的天梯,便到了崆峒山最神秘之地——“黄帝问道处”。崖壁上红色的木阁子是广成子的悬棺,相传广成子隐居在崆峒山修炼了1200多年,得道成仙,成仙以后将自己的法体留在了这里。如今,仙迹杳不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