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博主徐霞客打卡的崆峒山,有多美?(9)
2024-09-29 来源:旧番剧
崆峒山的道教中不乏有武技出众的道士,清康熙十五年(1676),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代道士苗清阳来崆峒山执教以来,时至今日已传二十七代,其中第十九代道士韩元觉、第二十代道士赵至睿、第二十二代道士禹理昌、第二十三代道士郭宗尧、聂宗清、赵宗展、方嗣贤等均习练拳脚。其传承习练的拳、械有黑虎拳、白虎拳、护山棍、神枪棍、春秋刀、净铲、黑虎出洞鞭杆、拦面叟、铁扇子、绳镖、流星锤等。练功以浑元桩功、吐纳心法为主。
崆峒山佛教武术,史载始于北宋。北宋庆历二年(1042),宋军与西夏军大战于定川寨,宋将葛怀敏阵亡,全军覆没。西夏军南下长驱渭州(今平凉城),焚荡庐舍,屠掠民畜。时,崆峒山明慧禅院大和尚法淳,率众僧与西夏军英勇作战,保护了崆峒山御书院和数万藩汉人民和牲畜。12月,仁宗皇帝降旨奖赏。授发淳“志护大师”,并赐二品官服,同时对有战功的法焕、法漫、法深、法汾赐二品官服,并剃度行者云来为僧。目前崆峒山佛教习练的武术拳械套路有金龙掌、抹眉掌、九连环、张天游月棍、行者棍、枪、佛尘剑、四门鞭杆、金龙刀、月牙铲、地趟鞭杆、铁门扭丝棒和内功心法。
世传崆峒勇,气击金风壮。崆峒武术在朝代更迭、外寇来袭的动荡年间,为阻击外辱,匡扶正义,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