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辉煌到冷落,儿童电影该何去何从(4)
2022-10-14 来源:旧番剧
谈及一些现象,他言语中有无奈的揶揄。比如多年以来,不少国产儿童电影都在试图描摹国外的同类电影。“我们大家都知道伊朗著名的导演马基德的经典作品《小鞋子》。向经典致敬是好的,可是这么多年以来我参加一些剧本的创作会,经常听到一些专门从事儿童电影创作的人员提到要拍《小鞋子》这样的电影,难道我们这样的电影还少吗?反正我知道的什么‘雨鞋’、‘凉鞋’、‘球鞋’、‘草鞋’,都拍全了。现在已经有人在惦记着拍帽子、拍书包了。”而前些年《摔跤吧!爸爸》成为影院爆款之后,国内的儿童电影界也出现过许多雷同的题材。
《小鞋子》同时,钟海谈到,儿童电影的创作,有时候太过注重艺术表达,而忽略了连接更多观众。“我们有些创作者还在‘老少边穷’挖空心思,当然要关心他们、关爱他们,但这不应成为我们儿童电影创作的主流。”钟海说,艺术类的儿童电影是需要的,但是更需要的是能打动大部分电影观众的各种类型,科幻的、喜剧的、校园的、家庭的儿童电影。在这一点上,儿童电影评论学会的会长侯克明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对类似观点的赞同。当然这还牵涉到一个长久以来一直被争论的话题——到底什么样的电影才是“儿童电影”。不可否认,一直以来许多以儿童为主角的影片,事实上承载的是非常成人化的表达,一些关于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的社会问题也常常借孩子视角展开,但这些影片并不能很好的被孩子们所接受和理解。“事实上,儿童电影一直有两个的支点,一个是‘for children’(为了孩子),一种是‘about children’(关于孩子),有部分观点是认为‘for children’的才是真正的儿童电影,从我们学会研究的角度,以及每年会给予一些项目支持、评选、予以补贴的对象,其实这两类电影都是会有的,也都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