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泛娱乐世界的新生力量,正在向B站慢慢迫近(8)
2022-10-28 来源:旧番剧
尽管挑战重重,但B站也难以被轻易唱衰。因为它其实一直有自己的底牌。这张底牌,叫亚文化。
在日本,二次元文化其实是以动漫为表现形式展现当代思潮的内核,比如社会高速发展期出现的《高达》、《奥特曼》、《哥斯拉》;泡沫期出现的《EVA》;新时期的《死亡笔记》等等。在中国,由于代际的文化区隔太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没有出现某种具有国民性的文化标签。在这种背景下,B站过去所代表的亚文化就承载了当代年轻人的所思所想。纵观过去B站贡献的热词,就可以管中窥豹。
中国处于高速发展之中,社会有着极高的离心力,三和大神的出现就是一个极端的社会指征。这一代年轻人开始变得佛系。他们保持着低限度的生活需求,精神世界靠线上娱乐填充。另一方面,这一代年轻人也是城市化和互联网化程度最高的,他们在B站线上世界建立的规则,或许正是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抵抗。
伯明翰学派提出,亚文化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抵抗性、风格化和边缘性。而B站成立之初,90后刚刚成年,ACGN的爱好者们地位远远不如现在高,是彼时的边缘人群。赫伯迪格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中认为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来完成的,是停留在符号中的抵抗,是一种仪式性抵抗,通过挪用、拼贴、同构来形成风格来表现抵抗性。而B站的弹幕与吐槽,恰恰就用符号完成了这种拼贴的风格。
具有抵抗性的亚文化会通常都是迷人的,因为其与主流文化不同,具有宣泄性,但它们也逃避不了收编与反收编的命运。2016年底,央视纪录片频道进驻B站,这个举动被认为是亚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的标志之一。
B站在纪录片上频出爆款
陈睿及B站在大会员上的反复,正是亚文化被收编的最常见途径:商业收编。而随着互联网人群的结构变化,新的泛二次元人群涌入,B站早已不再是小众之地了:它已由过去的风格标识演化成时尚,进而演变成一种相对大众的文化形式。这是B站为主流文化做的贡献,但其自身也在与主流的接洽中被消解了。
如何处理正在被消解和收编的亚文化,将是陈睿最大的挑战。他曾说,“我们不会所谓‘去什么化’,也不会刻意去成为什么。B站就是给创作者提供一个开放的、公平的舞台,给所有拥有自己兴趣爱好的人提供一个能够让他们快乐、并且能够尽量包容各种不同爱好和声音的社区”。
事实上,用户们很少怀疑陈睿的初心,毕竟B站相对其他商业产品,已经是难得的心灵角落。但这个社区正在迎来“成长的烦恼”。B站的底牌,要握得再紧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