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能走出“动物世界”吗?(7)
2022-11-04 来源:旧番剧
几年后,同样的剧情在《喜羊羊》身上完成了复刻。那是2013年发生的著名的“连云港烤羊事件”,两个小孩出于对动画剧情当中“烤羊”情节的模仿导致双双严重烧伤,舆论在媒体报道后开始呼吁“停播”,后来也确实因为“某种原因”停播6年。
即使站在上帝视角,我们也很难评价这些事件本身的好坏。毕竟“动画”确实被大量应用在儿童教育的场景中,儿童教育又是一个复杂的学科,来自普通家庭的家长们很难履行好“外部世界与个人世界”中“引导者”的角色——这让他们对“动画”的迁怒多少是可以被理解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成年人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停播,紧接着动画真的停播了,“呼吁停播与决定停播”再被媒体关注、放大并报道出来以后,整个事件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动画问题”了,而是由媒体的介入转为“社科命题”: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儿童教育。
这样的氛围太容易让“动画产业”尴尬了:成为公共事件之后的《喜羊羊》《虹猫蓝兔》,不再仅仅被“动画观众”们关注,讨论的终点也不再是动画产业本身——在这样的背景下,舆论的建设性肯定是打折扣的——平时不看动画、甚至不搞内容创作的人能对动画提出好的建议,怎么想都是小概率事件。
另一方面,这些新来的参与者,又是动画产业中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很多核心受众并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需要他们来协助才能最终实现变现,消费者和使用者实质上成为了两个分裂的群体。
只能说动画产业作为一门生意,这道选择题虽然尴尬,但并不难。自此以后,进行了选择的国漫在所谓的“圈内”被彻底打上了“低龄向”、“子供向”的标签,名声也几乎一蹶不振,作为导火索的“动物动画”则被动接受了改造,成为“动漫圈”一个具象化的集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