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警长爷爷的“下集”是与一群杭州青年的交集(3)
2022-11-05 来源:旧番剧
1
《森林、小鸟和我》,是戴铁郎正式退休前导演的最后一部片子。
1953年,戴铁郎从北影毕业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后称上海美术电影厂)工作。25年后,他才独立开始做动画片的导演,那是1978年,他已经48岁了。
小时候,我很迷恋一部动画片《我的朋友小海豚》(以下简称《小海豚》),它展现了海面之下神奇瑰丽的世界,怎么看都不过瘾。为此我专门去买了连环画:少年举着装在泡泡装置里的闪光鱼,像舒卷的水草一样,和小海豚在珊瑚礁间嬉戏。小海豚横冲直撞,吓跑了一条打着灯笼正在海底散步的鱼……
30多年后,坐在中国动漫馆影厅里的我,才发觉这部唯美的诗性音乐剧动画片,是戴铁郎导演的第二部作品,正是这条从“漏风的食堂”里游出的小海豚,为他赢得了当导演后的第一个高光时刻,获得多个国际大奖。
讲述人与动物友好感情的《小海豚》,在当时的创作环境下,并没有得到太多支持,甚至从日本请来的动画专家也不认可。
但戴铁郎的倔劲儿上来了——“我不跟你们说,我做给你们看!”
他在厂里食堂的角落里,搬来桌椅搭起工作台,窗户破洞漏进来的寒风,吹得他边画边流泪,《小海豚》的分镜头,硬是被他一个人画出来了,也为他换来了一间工作室。
团队欣喜地迎来《小海豚》的出世。
海底粼粼的光影,是摄影师通过水纹玻璃的透叠拍出来的;少年灵动的泳姿,戴铁郎归功于动画设计马克宣“画得好”:“他自己很会游泳……画得非常到位,看来兴趣真是最好的老师。”
可《小海豚》也被人指出有“硬伤”,“这个片子没有对白,小朋友们能看懂吗?”
“有了对白,影片整体的想象力会差一些。”戴铁郎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这部影片全程配乐,做了非常好听的主题歌,“我觉得人和海豚的感情是需要被歌颂的,用歌曲的样式是一种更高级的歌颂”。最后,当日本专家看了完整作品后,高度赞赏的态度也给了戴铁郎极大的鼓舞。
在当年的我看来,尽管影片中的少年只模拟过海豚的叫声,却丝毫不难理解剧情;今天再回头看,没有对话的《小海豚》,不正意味着人与动物的平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