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的乡村再出发、跟着古诗词打卡江苏赏月地|人文周刊特别策划(8)
2022-11-05 来源:旧番剧
别忘了,尚明甸还是一片栖于圩田的“硅谷”。乡伴文旅集团负责尚明甸的运营,目前这里已吸引18家高科技企业注册。工作的形态在这片乡村发生了变化:这儿没有写字楼、格子间,却有健身房、游泳池、动漫墙绘和360°无死角的乡野风光,还能随时远眺网红打卡地——圩田里的昆曲人物稻田画。科创和人才要素的涌入又显见地提升了村子的活力。在SOSO Coffee歇脚时,记者羞愧地发现这儿没有闲人,年轻白领们全都对着电脑凝神办公——城乡融合的美好远景在这里提前变现。
南京溧水李巷也有惊喜。抗战时期,李巷村是“苏南小延安”;如今,“红色李巷”身簪更多名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江苏省委党校培训基地、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各大单位开展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这里瞻仰陈毅、江渭清等新四军将领的故居时,人们的目光无法不被房屋的外墙吸引:那是一张张坦然接受时光洗礼的无法伪饰的“脸”,清晰裸露着一轮轮修补的印痕。走出时空隧道,扑面而来的又是人气兴旺的乡村新景——以“旧”带“新”,红色李巷就这么款款走出了“历史深巷”。
李巷究竟做对了什么?该项目主创、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李竹概括了几条思路。一是“建筑村落化”,也就是把人们印象里高大巍峨的红色纪念展馆做功能拆分,以一间间村居的散点合力完成展陈功能,“在田野、在古镇、在乡村承续红色文化”成了李巷的特色。二是“转角有人家”,欢迎老百姓留下,再把新的脉络织入村落原有的肌理,村民想致富创业就有了家门口的机遇。这里的公共空间也定位于“主客共享”,一片片檐廊白天是游客休息的地方,晚上就成了村民跳广场舞的地盘。凡此种种,其实都是刻意规避关门售票、与外隔绝的景区思维,把红色资源的打捞融入乡村振兴的总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