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的“野生诗人”破百万我们为什么还要再读艾青?(2)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是的。艾青,何止属于中国,他也属于世界。
艾青是最早走向世界的中国诗人之一。他创作于1933年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发表后不久,就被翻译成外文,传遍世界。1985年3月,曾经旅居法国的艾青还获得了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成为第一个获得国外文学艺术最高勋章的中国诗人。
许多年后的今天,当金华市金东区政府向法国人发出邀约,希望他们为本届艾青诗歌奖发声时,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学者和作家都热情回应,称赞“在法国人的心目中,艾青是中国出色的诗人”。
“原本只计划邀约到1份祝贺视频就大功告成,结果出乎意料地收到了3个!”金东区委宣传部部长徐琰兴奋地讲述着意外惊喜。
而另一个事实是,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有些读不懂艾青了。

当互联网的“野生诗人”破百万我们为什么还要再读艾青?


在初中课本中,艾青的诗是必修一课。可是,在知乎上,却有个初三的学生发了帖子,诚心地发问:“我们九年级上册的必读书目有《艾青诗选》,可我看了几篇就看不下去了,我觉得一点文学性都没有……是我不懂欣赏吗?”
有人在问题下留言回应:“因为你只知道美丽的言辞,而不了解沉重尖锐的生活。不行藏在幸福之中,且行吧。”
这并非偶发现象。在几年前,知名诗评人江弱水也不免惆怅感叹:“最近四十年里,艾青在诗坛的地位逐渐下降,大家读得少了,也谈得少了……”
“我们要更有责任感,要用与时俱进的方式让年轻人了解艾青。”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王山说,艾青诗歌奖的设立,可以通过扩大大众参与度,把艾青精神更好地发扬出去,传承下去。
那么,什么是我们试图发扬和传承的艾青精神?

文艺工作者不应该,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认为,诗人不仅是文本制造者,还要是所置身时代的见证者。
你去读艾青,会明显感受到,他的心里装着的不是风花雪月——
他的诗,洋溢着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比如,《我爱这片土地》创作于1938年。那年,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诗人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经久不衰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