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若黎明》:生命锤炼我们的意义,是让我们学会接纳(3)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但《灿若黎明》中,作者对于伊拉克的情形描述很少,只用了几百字交代了安布罗斯朋友们生前最后的时光。艾米·哈蒙试图回避对残酷战争景象的描写,转而用了大篇幅书写战后安布罗斯的处境,来体现这场对人的伤害之深、影响之远,展现了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
仔细来看,几人在伊拉克的描写与2004年吉姆·拉蒙特所写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趟生意》所要表达的东西颇为相似,尽管短小,却透露出震慑人心的威力。
艾米·哈蒙写:
突然,路边蹿出一群小孩子,他们沿着公路追着军车奔跑,不停地用手指在脖子里笔画着沙头的手势。“他们在干什么?”安布罗斯莫名其妙地嘟囔说,“我没看错他们的手势吧?他们这么恨咱们?一群小孩子就像杀我们的头?”安布罗斯看了一眼后视镜,那群孩子已经不再追赶,而是一动不动地站在路中间。随着车队的远去,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小,但他们始终没有离开街心,而是远远望着车队的方向。……此刻周围同样地寂静,安布罗斯脖子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就在这时,恶魔突然从坑坑洼洼的公路下面伸出巨大的手,安布罗斯只觉得眼前冒气一片火光,那辆载着格兰特、杰西和豆子的悍马车下瞬间飞出了无数金属碎屑……
吉姆·拉蒙特写:
“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独裁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士兵靠在车窗上,也许那么多天来,第一次遇上对他微笑的原住民,因而心情也不错吧。“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的。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代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士兵显然有些兴奋,他也许认为,这里的人民,还是有不少欢迎他们的,“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的妻儿呢?”他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依旧得意忘形的士兵,还有他身边其他拿着枪的外国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堂。”他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惊骇和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间滑落的烟头。然后,他按下了按钮。
“人才是战争文学审美的真正核心”,当作家们将焦点从美国士兵转移到伊拉克人民身上时,战争的正义性便有了争议,才能引起人类普遍的反战意识。
二、 “爱”与“坚持精神是作者对战后青年自我修复的药方,体现作者温和的“反战主义”思想表达
安布罗斯生活在21世纪的消费时代,这是一个符号泛滥的时代。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比利·林恩和他的战友们的英雄光环在被消费完之后顺便变得一文不值,他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只好重回战场;而另一部反战题材的小说《黄鸟》也同样暴露了战争带给个人的伤痛:在伊拉克,主人公巴特尔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好朋友的死去又增添了他精神上的创伤。回到美国后,他逃避社会、逃避人群,甚至拒绝思考,用酒精、暴力来抵抗精神的折磨。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