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落纸如云烟:中国书法的传奇之旅》超级好看,可别错过了!(3)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开篇语言清新自然,琳琅的文字之美与会稽山阴的胜景相得益彰。次叙群贤雅集、临河赋诗之乐,继而由喜转悲,笔锋转至对人生的思考。“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带有唯物思想的豁达,读之令人不禁产生一丝凄凉与叹惋,这也正是《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兰亭集序》因在河边雅集而成,故又叫《临河序》,乃是仿效西晋文学家、巨富石崇的《金谷诗序》而来。西晋元康六年(296年),石崇在金谷园举行盛宴,邀集苏绍、潘岳等三十位名士,以为文酒之会,最后由石崇撰序一篇,便是《金谷诗序》,成为文人雅集的典范。五十多年后,由王羲之邀集名士而举办的兰亭雅集,不可避免地被后人与金谷雅集相比较,而据说王羲之也很高兴自己能与石崇相提并论。据《世说新语》记载:“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已敌石崇,甚有欣色。
”石崇虽有才气,却为人奸佞弄权、奢靡无度,与清雅高洁的王羲之相比,人品自有云泥之别,且《金谷诗序》在文学、思想上的成就也较《兰亭集序》逊色。北宋文豪苏轼便有如下评论:“兰亭之会或以比金谷,而以安石比季伦(石崇,字季伦),闻而喜甚。兰亭之会皆望尘友也;季伦于逸少,如鸱鸢之于鸿鹄。”
《兰亭集序》被后世奉为“天下第一行书”,一点、一画、一字乃至一篇,处处体现了王羲之高妙绝伦的书写艺术。细而观之,点画、文字形态各殊,变化万端,一些多次出现的文字,如“之”“以”“而”“人”“其”,体势迥然不同,各具神采;大而察之,通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有着极强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兰亭集序》书写之时,正是王羲之思绪变化之际,加以略带醉意,无拘无束,达到了纸墨相发、心手双畅的境界。事后,王羲之对这幅书作也非常满意。唐何延年说道:“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凡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皆具别体,就中‘之’字有二十许,变转悉异,遂无同者,如有神助。及醒后,它日更书数百千本,终不及此。”于是王羲之将此书作藏之于家,视之如传家宝。传至七世孙智永(俗名王法极)时,因智永已出家为僧,他去世后,《兰亭集序》归弟子辨才和尚保存,并由此上演了“萧翼智赚《兰亭集序》”的书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