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党史|史诗长征和长征史诗|郝安专栏(4)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二)
红军长征作为人类历史上鲜有其匹的一个伟大壮举,一种联结着中国的过去与未来的蕴涵丰富的历史事件,它本身就是由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撰写的一部巨型史诗。如果把这卷史诗铺展开来,可以从江西的瑞金,一直铺到陕北的吴起。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几十年前,毛泽东在讲到史诗长征的意义时,曾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仿照着这样说:在古今无数的征行诗中,请问可否有一首能和毛泽东1935年10月写的《七律·长征》并论的么?没有,从来没有的。而且,歌咏长征的诗人就是三军统帅,运用格律谨严而篇幅简洁的律诗,来写长征这样的伟大历史事件,艺术功力又达到如此之高,历史上未曾有过。诗人易得,伟人也并不少见,但诗人兼伟人,则千载难逢。由是观之,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可谓千古绝唱。
《七律·长征》
1935年9月,红军突破岷山天险腊子口,进入甘南,占岷州;10月,占通渭。在通渭县城的文庙小学里,召开了中央红军干部大会。毛泽东对第二天的行动作了动员后,为战士们高声朗诵了这首千古绝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区区七言八句,酣畅饱满,笔力雄健,充分展示了红军长征这样空前伟大事件的历史背景、时代画卷和精邃哲理,几乎把整个长征这样一个峻险危急却又精彩绝伦的行程和历史生活场景,都概括性地作了表达,而且这种表达是具体的、生动的、艺术的、有血有肉的。从这里,我们不能不惊叹、不能不佩服诗人所具有纳须弥于芥子、展尺幅以云烟的概括力和非凡的艺术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