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清潩河史话(4)

2023-06-03 来源:旧番剧
前面那段文字的第二个重要信息是:“汉建安年间,大臣枣衹向丞相曹操建议在许昌屯田养兵,从长葛城西十八里处改流向南引入许昌境域。”“长葛城西十八里处”恰是今之增福庙乡和和尚桥镇一带,也就是在那里潩水“改流向南”的。史书上是这样说的: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击败了颍川汝南的黄巾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枣祗就建议曹操利用这些农具,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宜。
枣祗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把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谷百万斛”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禀皆满”。为了方便运粮,枣祗在曹操的支持下开挖了运粮河。先是在那时的长社,即今之增福庙乡的躲军寨一带向南就着今之小洪河的河道开挖,直达今之许昌的半截河,称之为“运粮河”,而后在引水口将潩水断其向老河道的迳流,注入运粮河。据载,当时的运粮河是可以行船运粮的,而且向东、向南都可以通到淮河。但曹魏之后,随着河道的淤塞,便渐渐失去航运之便,只剩下鱼蟹之利。所产“脊花鱼”体短而肥,脊鳍分12段,背上有花纹,因而得名。其肉质鲜嫩,形似蒜瓣,色如莲藕,味香而不腻,堪称鱼类之上乘。岸崖多蟹,伸手可得,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还为食客们所垂涎。
之后的南北朝,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对潩水的记述,基本上仍是曹魏时所开挖的运粮河的走向。特别一提的是,文中写道“潩水又南迳钟亭西”,《元和志》按:此乃魏太传钟繇之故里,这与现在确认的钟繇故里——长葛市长兴办之田庄大致相符。
第三个重要信息则是:“崇祯八年(1635年),长葛知县李在公依照潩水的旧河道,详细报告上司并将旧河道开挖疏浚”,潩水又归流原本的河道,“沿河百姓很是受益”。而当年的运粮河则仍有小洪河的迳流,不至于沿岸缺水。至于“战后老河道依然废弃不用,至今也没有修复”,则显然是明末的战乱致使在躲军寨的引水口工程溃毁,潩水再次流向老运粮河。不过,潩水故道中依然还有不小的流量,这是因为引水口工程溃毁的并不彻底,向东南的故道并无断流,再者故道流域的地面迳流也不小。我的老师,今年已95岁高龄的袁耀坤老人就曾跟我说过,上世纪三十年中后期他往许昌时还须在榆园村南淌水过潩水呢!而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老县城读初中时,老县衙高高的后墙上还有一块镌刻着的硕大的“潩洎风清”的石板,这也是当时人们所说的潩水、双洎“两河夹一城”的描述和对政风、民风的美好希冀,而城南潩水的存在则是不言而喻的。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