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周恩来在重庆与党外人士交往的故事(6)

2023-07-14 来源:旧番剧
1941年,是重庆最阴暗的日子。为了祝贺郭沫若的50寿辰,也以此使文化界的一些领导同志聚集一堂,商讨在那样的环境里,用文化这一锐利武器,揭露国民党反共投降的阴谋,提高人民的觉悟,在重庆郭沫若那狭窄的小住宅里,大家一起为他举行生日晚会。
前来祝贺的人很多,“亲朋”满座,济济一堂。郭沫若兴致很高,时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周恩来也非常高兴,举杯为郭沫若祝贺。他说:“郭沫若同志是无愧于五四运动当中成长的这一代的,他不仅是革命的诗人,也是革命战士……他那一生战斗的生活,在反对旧礼教、旧社会中,有着他这一位旗手;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也有着他这一号角;在当前反法西斯的运动中,他仍然那样挺身站在前面,发出对野蛮侵略者的诅咒。”这样一次聚会,在当时真是难得。
这一年也是郭沫若创作生活25周年。过了几天,周恩来又请了几位亲近的朋友,在曾家岩50号,再请郭沫若便饭畅谈。那正是郭沫若的早期剧作《棠棣之花》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的时候,也可以说是为新编历史剧演出打响第一炮。周恩来也非常喜欢这出戏,特别欣赏剧中一些寓意深刻的诗词。那天晚饭后,周恩来请一位同志唱支歌助兴。那位同志问,唱支陕北民歌好吗?周恩来却说,你应该唱《棠棣之花》插曲《湘累》。周恩来还告诉郭沫若,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们都非常喜欢唱这首歌,郭沫若当时非常感动。可见,周恩来对郭沫若的尊重和深情。
周恩来对郭沫若的创作历来十分关怀,多次写信问他:“除在报纸外,你还有什么新的诗文著作发表?有,便带我一些,盼甚盼甚。”他不仅热心阅读,而且还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郭沫若一直把周恩来看成知音和良师。
1941年,郭沫若的早期历史剧《棠棣之花》演出了。这出戏,通过公元前371年我国战国时代,抗秦派和亲秦派斗争中一个插曲,借古喻今,意在抨击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对共产党实行封锁、离间、孤立政策。国民党对这出戏大为恼火,文化特务头子潘公展就曾破口大骂。周恩来则7次出席观看,并保留了这个剧的全部剧照。
郭沫若在剧中强调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主题,也有其深刻的寓意。当时重庆的环境极端险恶,在党的关怀和安排下,许多同志相继撤离,而郭沫若愿意为党的事业牺牲自己的一切,毅然留下来,坚持和大家一起战斗。戏中流露的就是他这种视党为知己的心情。周恩来对此心领神会,他多次指出:“郭沫若为什么在剧中特别强调‘士为知己者死’这样的主题?这绝不是封建思想,这正是郭沫若对党感情之深的表现。”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