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识人面相术1-神是人的精髓所在(3)
2023-10-27 来源:旧番剧
塔布是与罗泽南名的湘军将领,姓托尔佳尔,满洲镶旗人。1853年曾国藩在沙开始练湘军时,塔布还只是一个绿营守备,旋升用游击署参将,率兵与湘军一起操练。曾国藩每次他早早到场,“执旗指挥,虽甚雨,矗立无惰容”。曾国藩用戚继光法训练士卒,每当检阅步卒,塔布都穿着短衣,腿插短刀侍立一旁。曾国藩注意到这位身材高大、面身赤红的满族军官,与之相谈,大为赞赏。及到他辖下的军中检查,其训练精严,且能团结士卒。
曾国藩退而叹息:绿营兵中这样的带兵之人已是凤毛麟角。因此更加敬佩塔布。但副将清德却嫉恨塔布的才勇,常在提督鲍起豹的面前讲塔布的坏话,提督也不分红皂白,多次羞辱他。曾国藩于是上疏弹劾副将,举荐塔布忠勇可大用,并说:若塔布以后“有临阵退缩之事,即将微臣一并治罪”。塔布后来在湘潭之战、岳州之战、小池口之战和武昌之战等湘军前期几次大的恶战中,都表现了出众的勇敢,尤其在被称为“湘军初兴第一奇捷”的湘潭之战中立了大功而被提升为提督。而湘潭之战在很大程度上是关系到湘军能否崛起的一次关键战役。
塔布平时有愚憨、无能之态,及到战场,摩拳切、口流唾沫,一副好似要生吞对方的架势。尤好单骑逼近敌垒侦察虚实,几次进入危境,都转危为安。
曾国藩在识人方面值得称道的是他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理解。清末国外势力在中国耀武扬威,当时的中国对此不是奴颜婢膝就是盲目排斥,而曾国藩在这个问题上则显得十分清醒,他特别看重在通洋、经商方面颇有心计的容闳。曾国藩历来被誉为颇具知人之明,而这种知人之明除了主要表现在他慧眼识才,还具体反映在他与左宗棠的关系上。左宗棠在曾国藩死后,曾写了这么一副挽联,别出心裁地把自己写了进去: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有了这么多的事例,再结合曾国藩关于人才的言论看,我们认为他对人才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他认为要真正做到量才器使,首先在于如何去认识人。他指出:“窃疑古人论将,神明变幻,不可方物,几于百并集,一短难容,恐亦史册追崇之辞,初非当日预定之品。”把有一定能力或有一定成就的人誉为“百并集,一短难容”,甚至神化,无疑是认识人才上的一种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