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版《漠河舞厅》,看这对恋人没有爱恨纠葛,只有相濡以沫(5)
2024-01-14 来源:旧番剧
钱钟书与杨绛之间,就如琴瑟合璧,遇到对的人,一切都变得那么协调,没有爱恨纠葛,只有平平常常。
06异国他乡--生活里的诗词歌赋
1935年,钱钟书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只是,他如何舍得撇下杨绛,独自一人去英国?
那时杨绛正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但她的外文专业,并没有公费出国留学的机会。
她最终割舍了心爱的学业,选择和钟书结婚,两人共赴牛津大学。
在牛津,因经济原因,她无法负担自己在牛津的学费,只能成为走读生。
她却从未后悔过,并甘之如饮。
钱钟书是个只会“读书”的才人,却不是一个生活能人。
他自叹“拙手拙脚”,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像个孩子一样一把抓。
杨绛生育在医院时,他时常在家“做坏事”。
有时把墨水瓶打翻了,将桌布染了;有时台灯砸了;有时弄坏了门轴。
杨绛如此温柔,她说:“不要紧,我会洗”;“不要紧,我会修”;“不要紧......"
钱钟书如此相信杨绛的“不要紧”。
她说的,总能应允。
初到英国之初,这两个原本在大家庭长大的人,衣食住行样样有佣人帮忙。
如今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凡事都得靠自己。
杨绛并不是“出得了厅堂”,”上不了厨房“的女人。
在此之前她远不会做饭,但为了和钟书有自己的小世界,她卷起了衣袖沾起了阳春水,学习做饭理家。
她原是父母生命中的女儿,只因出嫁,而成为了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
幸运的是,钱钟书也并不是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大少爷。
他拙手笨脚地学习为心爱的妻子准备早餐,还得意地炫耀道:“我会划火柴了”。
杨绛很不熟练地处理着跳动的活虾,却因它们的抽搐而惊怕,不愿再吃虾。
钱钟书却痴痴地给杨绛讲起了道理:“虾不会像你那样痛。”
他以后还是要吃,以后可由他来处理。
杨绛生育住院时,钟书一天跑了四趟医院,还为她炖起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