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剧该塑造怎样的医生形象(3)
2024-06-14 来源:旧番剧
此外,与能够连续多年不断播出的美剧不同,中国的医疗剧大多是“单打独斗”的作品,人物只能在剧情设定的时间跨度里成长。而在美剧中,角色的成长,情感关系的变化,内心的挣扎,信仰的变化,都能够随着现实中的时间流逝而变化,并通过演员本身在外貌上的改变,让观众更切身地体会到。
在一段漫长的“模仿期”之后,《心术》的播出,让中国医疗剧的“本土化”又往前迈了一步。改编自作家六六的同名小说,《心术》的基调相对轻松,剧情定位在更为高端的神经外科,则让剧中医生的形象更加往“青年才俊”上靠拢。
《心术》的播出时间也正是医患关系紧张之时。2012年,“医闹”这个词刚刚出现,45万天价医疗费事件成为社会话题。因此,《心术》在播出期间的宣传中,也特地强调了“仁心仁术”,希望能通过电视剧的影响,缓和当时的紧张局面。
尽管有观众质疑《心术》在医疗方面的专业性,但在医生形象的塑造上,与如今的同题材剧作相比,《心术》仍有可圈可点之处。医术高超的刘晨曦有一个患有先天性肾衰,并且一直无法找到匹配肾源的女儿,医者却不能自医;初入职场的郑艾平没有任何背景,当自己做护士的女友被病人殴打,他却无计可施;功臣之后的霍思邈既有背景,也有才华,工作如鱼得水,还能借机谈恋爱。
应当说,《心术》给医疗剧降下了“调子”,剧中的医生并不是无喜无嗔的“天使”,而是有烦恼、有私心的普通人,其主题也并非歌颂医疗人员的无私和无畏,而更像是在呈现医生在诊病、手术之外的日常状态,让观众看到医生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