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强者、普通人:你眼中的贝多芬
2024-06-14 来源:旧番剧
贝多芬,一个诞生250年后仍然如雷贯耳的名字,对大众意味着什么呢?在我们的记忆中,他是教室墙上身残志坚的精神偶像,课本里为盲人兄妹演奏的温柔音乐家,是《命运交响曲》震撼人心的开篇,还是垃圾车都会播放的《致爱丽丝》。时逢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纪念,澎湃新闻·翻书党做了一个小调查,请大家聊聊自己眼中的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刻板印象:失聪的天才
毫无疑问,当代人对贝多芬多少有些刻板印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耳聋”和“伟人”这两个关键词。亦或者是,因为贝多芬的失聪,使得大家对其伟大更无质疑,日本有位名为佐村河内守的音乐人甚至有过“假装耳聋”而获得关注的丑闻。
已工作十余年的小夫回忆说:“小学有位胖胖的音乐老师,她通过弹钢琴来教我们不同年代的钢琴曲有什么差别,但我完全没有记住,不过,我记得她弹过一首贝多芬失聪后创作的作品,老师说贝多芬的叔叔给他打聋了,但因为贝多芬已经弹了很多年钢琴,所以他能在没有听力的情况下,用脑子想,然后写出了几部伟大的作品。所以我对贝多芬的印象,就是一个聋子,原来不靠耳朵也能写音乐,后来我看过他的传记,只记得他很小就开始写歌,我也听过他很多音乐,但听不出门道,没能感受到太多东西。”小夫坦言自己“没有被贝多芬的音乐鼓励过”,但“被他的故事鼓励过”。
比小夫年长几岁的阿芬也感叹:“我对贝多芬完全没有了解,只知道他练琴练得地板都湿透了,我想大概跟王羲之洗笔把整个池塘洗成黑色是一个意思吧,也可能是个江湖传说。一个听不见的人能够作曲,我觉得这基本上就不是一个人呐,不需要耳朵的功能也能够听得到音乐,大概只有贝多芬吧,我对音乐一窍不通,但从他的生活轶事上能感受到是一个已臻化境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