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上海公报”和他们的人生:中美民间交往50年
2024-06-14 来源:旧番剧
“尼克松要来上海了。”11岁的沈丁立正在上海读小学,老师在课堂上嘱咐道,“要是碰上了美国来的人,记住,要不卑不亢、以礼相待,让他们看到中国人民的风貌。”这一年,38岁的傅敏庄正怀着第二个孩子,1958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附属湘雅医院(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她由于成绩优异,留在学校的生物化学教研室任教;而美国人阿美利肯·麦基还刚刚出生。当时的他们可能都未曾料到,1972年发生的事会如何改变他们今后的人生。
1972年2月21日,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上空首次飘扬起了美国国旗,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空军一号”在北京降落。走下舷梯的尼克松在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他的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伸出手去,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当周总理陪同尼克松坐上红旗轿车前往钓鱼台国宾馆时,意味深长地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到达北京,在机场与迎接他的周恩来总理握手。六天后,尼克松自杭州抵达了他此次中国之行的最后一站——上海,2月28日,中美在上海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简称“上海公报”)。中美这两个大国在因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彼此敌对、隔绝了数十年后,开启了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而中美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也改变了中美两国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命运。
中美“上海公报”美国形象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关于美国,少年时的沈丁立和比他年长一代的傅敏庄,在1970年代听到的更多是“打到美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支持马丁·路德·金…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这样的表述。沈丁立是同龄孩子中少数清楚尼克松是谁的,他父亲是公安局干部,每天都会带一份新华社编的《参考消息》回来,因此他对国际政治也逐渐有了认识,便格外期待此次尼克松的访沪之行。